寄贾岛
姚合 〔唐代〕
漫向城中住,儿童不识钱。瓮头寒绝酒,灶额晓无烟。
狂发吟如哭,愁来坐似禅。新诗有几首,旋被世人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董仲伦四首 其三
王翰〔唐代〕
同学连床听两眠,此情回首几经年。愁心多碎虫声里,归梦常悬雁影边。儿女渐多生计薄,文章虽拙道根全。兴来抱膝吟梁甫,惫卧西窗日满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村行
张籍〔唐代〕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苏晋〔唐代〕
方汉比周年,兴王合在宣。亟闻降虏拜,复睹出师篇。祈父万邦式,英猷三略传。算车申夏政,茇舍启戎田。严问盟胡苑,军容济洛川。皇情怅关旆,诏饯列郊筵。路接禁园草,池分御井莲。离声轸去角,居念断归蝉。三捷岂云尔,七擒良信然。具僚诚寄望,奏凯秋风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唐代〕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译文
注释
今朝郡(jùn)斋(zhāi)冷,忽念山中客。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底束荆(jīng)薪(xīn),归来煮白石。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欲持一瓢(piáo)酒,远慰风雨夕。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38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7
译文注释
今朝郡(jùn)斋(zhāi)冷,忽念山中客。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底束荆(jīng)薪(xīn),归来煮白石。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欲持一瓢(piáo)酒,远慰风雨夕。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38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7
赏析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
刘宪〔唐代〕
地灵传景福,天驾俨钩陈。佳哉藩邸旧,赫矣梵宫新。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珠幡映白日,镜殿写青春。甚欢延故吏,大觉拯生人。幸承歌颂末,长奉属车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