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一作华清宫)
崔橹 〔唐代〕
银河漾漾月晖晖,楼碍星边织女机。
横玉叫云天似水,满空霜逐一声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唐代〕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译文
注释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梅道士:生平不详。孟浩然有《寻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诗,可见梅道士当是隐居近邻。林卧:林下高卧,指隐居。开轩:一作“搴帷”。物华:自然风光。
忽逢青鸟使,邀(yāo)入赤松家。
青鸟:据《汉武故事》载,西王母欲见汉武帝,先有青鸟飞来,后以青鸟比喻使者。《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这里指梅道士派人来请诗人赴宴。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汉书·张良传》:“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耳。”这里指梅道士。
金灶初(zào)开火,仙桃正发花。
金灶:指道家炼丹的丹炉。王勃《秋日仙游观赠道士》:“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仙桃:《汉武帝内传》称西王母曾以玉盘承仙桃送汉武帝:“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这里借指梅道士家的桃树。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童颜:像儿童一样的容颜。驻:保持.流霞:仙酒名。王充《论衡》:河东项曼斯好道,去乡三年而反,曰:“去时,有数仙人将上天,离月数里而止,月之旁甚寒凄怆。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每饮辄数月不饥。”这里借指梅道士宴上的酒。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8
2、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87-188
译文注释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我高卧在山林,揭开帐子欣赏山中的自然美景。
梅道士:生平不详。孟浩然有《寻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诗,可见梅道士当是隐居近邻。林卧:林下高卧,指隐居。开轩:一作“搴帷”。物华:自然风光。
忽逢青鸟使,邀(yāo)入赤松家。
忽然梅道士派人送来书信,邀我去他那里赴宴。
青鸟:据《汉武故事》载,西王母欲见汉武帝,先有青鸟飞来,后以青鸟比喻使者。《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这里指梅道士派人来请诗人赴宴。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汉书·张良传》:“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耳。”这里指梅道士。
金灶初(zào)开火,仙桃正发花。
房里炼丹炉刚刚点起火,屋外桃花正灼灼盛开。
金灶:指道家炼丹的丹炉。王勃《秋日仙游观赠道士》:“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仙桃:《汉武帝内传》称西王母曾以玉盘承仙桃送汉武帝:“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这里借指梅道士家的桃树。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如果说饮此酒能永葆青春,那我一定一醉方休。
童颜:像儿童一样的容颜。驻:保持.流霞:仙酒名。王充《论衡》:河东项曼斯好道,去乡三年而反,曰:“去时,有数仙人将上天,离月数里而止,月之旁甚寒凄怆。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每饮辄数月不饥。”这里借指梅道士宴上的酒。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8
2、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87-188
赏析
读仪秦传
王翰〔唐代〕
强秦奋关中,六国环恣睢。西上望函谷,壮士不能踰。地开天府险,法仿申韩馀。治道既出下,民性皆异趍。彼哉苏张徒,挟诈从横书。捭阖中时议,三寸挠万夫。韩赵弗敢违,齐楚从其驱。车骑颇张皇,威焰烜赫如。最缓来踵迹,代衍还连茹。轲也论王道,妾妇明其狙。周纲既陵替,秦治非远图。土地何其贪,生民何其辜。兵甲日以縻,膏血日以涂。至今载简册,庄士长..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禅塔上温上人
储光羲〔唐代〕
秋山下映宫,宫色宜朝阳。迢递在半岭,参差非一行。燕息云满门,出游花隐房。二尊此成道,禅宇遥相望。凤铎天中鸣,岩梯松下长。山墟响信鼓,蘅薄生蕙香。起灭一以雪,往来亦诚亡。悲哉门弟子,要自知心长。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