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进祝圣七首。千载降祥
贯休 〔唐代〕
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汇须亭毓,群仙送下来。
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只有羲轩比,其馀不可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游仙阁白公庙
李嘉祐〔唐代〕
仙冠轻举竟何之,薜荔缘阶竹映祠。甲子不知风驭日,朝昏唯见雨来时。霓旌翠盖终难遇,流水青山空所思。逐客自怜双鬓改,焚香多负白云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
吕温〔唐代〕
结构池梁上,登临日几回。晴空交密叶,阴岸积苍苔。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振衣生羽翰,高枕出尘埃。齐物鱼何乐,忘机鸟不猜。闲销炎昼静,选胜火云开。僻远宜孱性,优游赖废材。愿为长泛梗,莫作重然灰。守道穷非过,先时动是灾。寄言徐孺子,宾榻且徘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浯溪
郑谷〔唐代〕
湛湛清江叠叠山,白云白鸟在其间。渔翁醉睡又醒睡,谁道皇天最惜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岑参〔唐代〕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译文
注释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门客:僚属,此处为诗人自指。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lǒng)雁稀。
书:书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相传大雁善传书信。典出《汉书·苏武传》。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fēi)。
柴扉:柴门,这是岑参自指己家。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01-202页
译文注释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我送你东归,相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戍守天涯的人只我一个没有回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封将军兵败被削官,我又将依靠谁呢?
门客:僚属,此处为诗人自指。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lǒng)雁稀。
梦里来到一片湖水山光十分开阔之处,家书写好了,却难觅凭寄的大雁。
书:书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相传大雁善传书信。典出《汉书·苏武传》。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fēi)。
幸好你我两家庭院邻近,你如今回去正好顺路帮我捎份家书。
柴扉:柴门,这是岑参自指己家。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01-202页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或756年(天宝十五年),封常清兵败削官之后,诗人感到更加孤单,无所依靠,因而诗中多漂泊之意。
当时,安史之乱初起,天下为之骚动,边塞也不得安宁。在此人心惶惶之际,久居塞外的诗人自然黯然神伤,更兼送友东归,孑然自处,因此说“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诗人供职封常清幕府颇见任用,可是如今封常清兵败洛阳,被削去官职,诗人不由有物伤其类、痛失知己之感,故曰“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觉得无所依傍,孤单伶仃。“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意即路途遥远,信息难通,愁郁之情无可排遣。“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两句是诗人强自安慰之语,实则是心伤故人远去后,自己将更加孤独,思乡之情将更加浓烈。全诗言辞凝滞,愁肠百结。读来感人肺腑,令人满目凄然。
睦州四韵
杜牧〔唐代〕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译文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睦州郡坐落在距离严子陵钓台不远的地方,这儿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暮春时节的我客居于此,真被这美景陶醉了,就好像喝醉了酒,倒在了落花前。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 第 2 卷:中华书局,2008:401
注释
州在钓台¹边,溪山实可怜²。
¹钓台:东汉严子陵钓鱼处,在睦州桐庐县西三十里富春江七里濑。²可怜:可爱。
有家皆掩映¹,无处不潺(chán)湲(yuán)²。
¹掩映:遮映衬托。²潺湲:指流水。
好树鸣幽鸟,晴楼¹入野烟。
¹楼:全诗校:“一作峦。”
残春杜陵客¹,中酒²落花前。
¹杜陵客:诗人自指。²中酒:醉酒。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 第 2 卷:中华书局,2008:401
译文注释
州在钓台¹边,溪山实可怜²。
睦州郡坐落在距离严子陵钓台不远的地方,这儿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
¹钓台:东汉严子陵钓鱼处,在睦州桐庐县西三十里富春江七里濑。²可怜:可爱。
有家皆掩映¹,无处不潺(chán)湲(yuán)²。
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
¹掩映:遮映衬托。²潺湲:指流水。
好树鸣幽鸟,晴楼¹入野烟。
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
¹楼:全诗校:“一作峦。”
残春杜陵客¹,中酒²落花前。
暮春时节的我客居于此,真被这美景陶醉了,就好像喝醉了酒,倒在了落花前。
¹杜陵客:诗人自指。²中酒:醉酒。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 第 2 卷:中华书局,2008:401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首联)总领全诗,介绍了睦州的位置并对睦州山水
做出了评价“实可怜”,赞赏有佳。之后四句(颔联、颈联)便细说睦州的山山水水,鸟树风光。睦州山水在诗人的诗句中是秀丽的,由景见情,可见当时杜牧心境还是轻松的。诗人按照自然语言规则,选用平字,“好树”“幽鸟”“晴楼”“野烟”都是静态意象,中间加上“鸣”字、“入”字则使这些不同的意象连接并生动起来,意即:鸟儿在树上发出悦耳的叫声,更显出树木的幽深、寂静;袅袅的炊烟,使日光照射下的小楼似乎被浸在其中,若隐若现。有力的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实际上睦州是一个远僻小郡。诗人后来在描述这里的环境时写道 :“万山环合,才千余家,夜有哭鸟,昼有毒雾。”诗人离家愈来愈远,思乡之情愈来愈浓。诗中后两句(尾联)“残春”“落花”,透露出伤春之感;“杜陵客”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结合诗人此时外迁的经历,诗人内心苦闷,对仕途坎坷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五律诗,短短四十个字,将睦州的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又感于时节,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