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寄西山陈陶
贯休 〔唐代〕
搔首复搔首,孤怀草萋萋。春光已满目,君在西山西。
堑水成文去,庭柯擎翠低。所思不可见,黄鸟花中啼。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玩手植松
施肩吾〔唐代〕
却思毫末栽松处,青翠才将众草分。今日散材遮不得,看看气色欲凌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兴善寺后池
卢纶〔唐代〕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卖花翁
吴融〔唐代〕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译文
注释
和烟和露(lù)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和烟和露:花采摘下的露珠和水气。许史家:汉宣帝的外戚,代指豪门势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参考资料:
1、 梁川等,《唐诗三百首鉴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5,第388-389页
译文注释
和烟和露(lù)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卖花翁摘下一丛新鲜的花朵,担入了许府和史府。
和烟和露:花采摘下的露珠和水气。许史家:汉宣帝的外戚,代指豪门势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东风吹来,不见百花绽放,寂寥空空,心中失落无比,只知百花闭锁进豪门深府。
参考资料:
1、 梁川等,《唐诗三百首鉴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5,第388-389页
赏析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这一联交代卖花翁把花送入贵家的事实。和烟和露,形容花刚采摘下来时缀着露珠、冒着水气的样子,极言其新鲜可爱。许氏与史氏,汉宣帝时的外戚。“许”指宣帝许皇后家,“史”指宣帝祖母史良娣家,两家都在宣帝时受封列侯,贵显当世,所以后人常用来借指豪门势家。诗中指明他们住在宫城以内,当是最有势力的皇亲国戚。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这后一联抒发作者的感慨。东风送暖,大地春回,鲜花开放,本该是一片烂漫风光。可豪门势家把盛开的花朵都闭锁进自己的深宅大院,剩下那白茫茫的田野,不容点缀些许春意,景象十分寂寥。“不教”一词,显示了豪富人家的霸道,也隐寓着诗人的愤怒,但诗人不把这愤怒直说出来,却托之于东风的惆怅。东风能够播送春光,而不能保护春光不为人攫走,这真是莫大的憾事;可就连这一点憾恨,也无处申诉。权势者炙手可热,于此可见一斑。
诗篇由卖花引出贵族权门贪婪无厌、独占垄断的罪恶。他们不仅要占有财富,占有权势,连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也要攫为己有。诗中蕴含着的这一尖锐讽刺,比之白居易《买花》诗着力抨击贵人们的豪华奢侈,在揭示剥削者本性上有了新的深度。表现形式上也不同于白居易诗那样直叙铺陈,而是以更精炼、更委婉的笔法曲折达意,即小见大,充分体现了绝句样式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