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杜甫 〔唐代〕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
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杜甫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 1144篇诗文 ► 0条名句
冬夜寄温飞卿
鱼玄机〔唐代〕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译文
注释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qīn)。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huǎng)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jiū)啾空绕林。
译文注释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qīn)。
寒衾:冰冷的被褥,表示孤单。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huǎng)纱窗惜月沈。
幌:帘幕。沈:通“沉”。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未闲:不容。本来心;心愿未能实现。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jiū)啾空绕林。
梧桐:传说凤凰栖于梧桐。比喻自己无处栖身。
赏析
此诗是作者向温庭筠吐露心声,表明没有归宿感。
首联一二句,写作者的孤独、失眠,苦吟诗句。“苦思搜诗灯下吟”,是说心中的惆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苦”、“搜”,表明写诗并不随便轻易,“搜”字尤其好,说明诗人心里的思念不是普通词句能形容出来的。在灯下吟便更显出一种孤独哀愁。“不眠长夜怕寒衾”,“长夜”照应前句的“灯下”,不眠才觉夜长,衾寒是由于形只影单是说漫漫长夜没法入睡,夜越深越觉得衣服薄,越觉得冷,再次突出诗人的孤单。
颔联三四句,写寒风吹落树叶,月亮西沉,一夜过去。语句对偶。“满庭木叶愁风起”,诗的题目便说明是冬夜,所以树叶全部怕风来,风一吹树叶掉啦,便更显得萧条,触景伤怀。“透幌纱窗惜月沈”,“惜”字尤妙,无人可依,唯求月相伴,为月沉而惜,更显人的孤单。
颈联五六句,写无论闲还是忙,心愿始终未能实现。“盛衰空见本来心”,这句尤其有哲思。
尾联七八句,说是凤凰也好,是鸟雀也好,都没有栖宿之处,没有归宿。“幽栖莫定梧桐处”,凤栖梧桐,但她偏不落在梧桐上,写出了无处托身之苦。“暮雀啾啾空绕林”,“空”字道尽凄凉之境。
这首诗采用赋的手法,铺陈叙述,诗句娓娓而来,似怨似诉,深刻表现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因梦有悟
白居易〔唐代〕
交友沦殁尽,悠悠劳梦思。平生所厚者,昨夜梦见之。梦中几许事,枕上无多时。款曲数杯酒,从容一局棋。初见韦尚书,金紫何辉辉。中遇李侍郎,笑言甚怡怡。终为崔常侍,意色苦依依。一夕三改变,梦心不惊疑。此事人尽怪,此理谁得知。我粗知此理,闻于竺乾师。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弘志上人归湖州
李嘉祐〔唐代〕
山林唯幽静,行住不妨禅。高月穿松径,残阳过水田。诗从宿世悟,法为本师传。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山中言事·欹枕亦吟行亦醉
方干〔唐代〕
欹枕亦吟行亦醉,卧吟行醉更何营。贫来犹有故琴在,老去不过新发生。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