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适江左
杜甫 〔唐代〕
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
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杜甫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 1144篇诗文 ► 0条名句
夜看扬州市
王建〔唐代〕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译文
注释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xiù)客纷纷。
夜市:夜间的集市。反映唐时城市商业的繁荣。碧云:碧空。红袖:原指女子的艳色衣衫,这里借代女子。纷纷:众多。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shēng)歌彻晓闻。
参考资料:
1、 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88
2、 党诚恩.《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55
3、 许建中,万平.《唐诗绝句三百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93
4、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北京:线装书局,2007:271
5、 李树政.《张籍王建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195
6、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339
译文注释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xiù)客纷纷。
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夜市:夜间的集市。反映唐时城市商业的繁荣。碧云:碧空。红袖:原指女子的艳色衣衫,这里借代女子。纷纷:众多。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shēng)歌彻晓闻。
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参考资料:
1、 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88
2、 党诚恩.《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55
3、 许建中,万平.《唐诗绝句三百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93
4、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北京:线装书局,2007:271
5、 李树政.《张籍王建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195
6、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339
赏析
这首诗从其夜景着笔,可说从一个重要侧面表现了扬州的繁华,连同诗人的感慨。
前两句实写扬州夜景。首句写其静景。“千灯”,说明灯之多。诗人在地面“千灯”和距离地面遥远的“碧云"之问只用一个“照”字,就将夜晚扬州灯光的光亮程度真实表现了出来。次句则写动景,整个扬州市,酒楼多,歌妓多,乘兴吃酒玩乐的商客多;而这“三多”合为一体,就使扬州市的夜晚成为一个喧嚣的、旋转的世界。
三、四句写诗人的感慨。看到眼前繁盛景象,诗人不禁联想到扬州以外广大地区的萧条败落。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唐帝国整体机制日见衰朽,外患频仍,内忧不绝,所以诗人感慨“如今”时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安定太平了。可是这种国势日衰景况在扬州好像还没有被感知到,人们仍然由着自己的心性,踏着乐器吹奏出的节拍,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中间虽有辛辣的嘲讽,但更多的还是对人们感觉迟钝而表现出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不惟内容深刻,而且构思精奇。诗人巧妙地由写扬州繁华夜景开局,最终却落在将人们视线引向对整个唐帝国命运的思考上,显示出一种讽喻的创作意向。
还山宅
杨师道〔唐代〕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