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白衣妇人歌词
卢绛 〔唐代〕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
月和残梦圆。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小山攒,
芭蕉生暮寒。
清风明月夜深时,箕帚卢郎恨已迟。
他日孟家坡上约,再来相见是佳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闲居寄端及重阳
韦应物〔唐代〕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译文
注释
山明野寺曙(shǔ)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端:即韦端,是韦应物的从弟;重阳,即崔播,韦应物的外甥。寺:指善福寺,在长安西郊沣水沿岸。
闲居寥(liáo)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寥落:冷落。高兴:雅兴,高情闲趣。风尘:指出行途中的风尘。
参考资料:
1、 钱文辉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09:691
2、 陶敏编撰.全唐诗人名考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08:194
译文注释
山明野寺曙(shǔ)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黎明山色渐明,郊外寺院的晨钟声若有若无地传来,大雪积满幽林,路上人迹罕至。
端:即韦端,是韦应物的从弟;重阳,即崔播,韦应物的外甥。寺:指善福寺,在长安西郊沣水沿岸。
闲居寥(liáo)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独居在此反而生出了闲情逸致,没事都不想冒着风尘回到城中。
寥落:冷落。高兴:雅兴,高情闲趣。风尘:指出行途中的风尘。
参考资料:
1、 钱文辉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09:691
2、 陶敏编撰.全唐诗人名考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08:194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
深山,古寺,朝霞,晓钟;积雪皑皑,幽林簇簇,人迹稀少,这是一幅明丽、清幽、干净、恬淡的生活图画。故而作者虽然闲居于此,冷落寂寞,却满心欢悦,安居不归了。当友人高升,入朝做官之时,作者以此相寄,以一幅优闲自乐的图画与仕宦那污浊、纷扰的生活相对,不但于比较中更显出了“雪满幽林”的意境,而且表现了作者对仕宦官场的厌倦之情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天已放亮,山色渐明,钟声隐微,雪满山林。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晶莹剔透、远离红尘的世界,这也正合了诗人闲居的心境。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诗人说寂寞独处于此,获得了他向慕的陶渊明等人那样的闲情逸致,如果没有必须办的事情,他甚至都不想回去。风尘不归,呼应上文“人迹稀”。这是诗人的价值取向,也是在向亲人表露自己的心迹。
此诗以写景起,以议论结。诗人布下了“雪满幽林”这样一幅图景,由此而“生”出情感,“生”出议论,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王可封临终
许浑〔唐代〕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建造寺
刘乙〔唐代〕
曾看画图劳健羡,如今亲见画犹粗。减除天半石初泐,欠却几株松未枯。题像阁人渔浦叟,集生台鸟谢城乌。我来一听支公论,自是吾身幻得吾。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古剑池
来鹄〔唐代〕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不决浮云斩邪佞,直成龙去欲何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闲吟二首 其二
白居易〔唐代〕
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