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刘仲忱宠惠诗编
吕颐浩 〔唐代〕
久钦文采动簪绅,晚见佳篇妙入神。金自鸡林酬去贵,珠从骊颔探来珍。
越罗蜀锦工谁拟,阵马风樯勇莫伦。四十年来无此作,睢阳今继少陵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山中友人
温庭筠〔唐代〕
惟昔有归趣,今兹固愿言。啸歌成往事,风雨坐凉轩。时物信佳节,岁华非故园。固知春草色,何意为王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云溪
吴巩〔唐代〕
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回看玉樽夕,归路赏前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葵花
陈景沂〔唐代〕
人情物理要推求,不早敷黄隶晚秋。黄得十分虽好看,风霜争奈在前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登新平楼
李白〔唐代〕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译文
注释
去国登兹(zī)楼,怀归伤暮秋。
去国:离开国都。兹楼:指新平楼。兹:此。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寒波流:指泾水。
秦云起岭树,胡雁(yàn)飞沙洲。
秦云:秦地的云。新平等地先秦时属秦国。秦,见《横江词》注。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北方地区。洲:水中可居之地。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苍苍:一片深青色,这里指旷远迷茫的样子。目极:指放眼远望。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3-774
2、 李晖编.李白诗选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96-97
3、 林东海注.李白诗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05:40
译文注释
去国登兹(zī)楼,怀归伤暮秋。
离开国都登上这新平城楼,面对寥落暮秋怀归却不得归使我心伤。
去国:离开国都。兹楼:指新平楼。兹:此。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天空辽阔,夕阳在远方落下;寒波微澜,河水在静静流淌。
寒波流:指泾水。
秦云起岭树,胡雁(yàn)飞沙洲。
云朵从山岭的树林上升起,北来的大雁飞落在沙洲。
秦云:秦地的云。新平等地先秦时属秦国。秦,见《横江词》注。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北方地区。洲:水中可居之地。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茫茫苍苍的几万里大地,极目远望使我忧愁。
苍苍:一片深青色,这里指旷远迷茫的样子。目极:指放眼远望。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3-774
2、 李晖编.李白诗选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96-97
3、 林东海注.李白诗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05:40
赏析
李白怀着愤懑、失望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当他登上新平城楼,远望着深秋景象,时值暮秋,天高气爽,落日时分,登楼西望,目极之处,但见落日似比平日遥远;溪水清净,水波起伏,寒意袭人。此情此景,让李白不禁引起了怀归之情。他虽然壮志未遂,但并不甘心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多么想重返长安,干一番事业。然而,希望是渺茫的。他望着那“苍苍几万里”的祖国大地,联想起在唐玄宗统治集团的黑暗统治下,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正在到来,他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深深忧虑。因此,诗人发出了“极目使人愁”的感叹。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写诗人通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情感,用铺叙手法描绘一幅离开长安登新平城楼、时值暮秋想念长安的伤感景致,以“怀”、“归”、“伤”、“暮秋”等诗词烘托气氛,能起到点明题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写诗人登新平城楼时所见所闻的叙述,借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如“天”、“日”、“水”、“云”、“落”、“寒”、“流”、“起”、“飞”等,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又不失唯美伤感的气势。而“落日”、“寒流”、“秦云”、“胡雁”则勾画出一副凄凉的暮秋景色,这正是诗人怀归忧国,但又无可奈何的渺茫心情的反映。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写诗人登新平城楼眺望中所见后的感受,借景抒情,情含景中,既暗寓自己极度思念帝都长安的心情,又突显诗人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产生“愁”绪,抒发自己的感叹,把情与景关联得十分紧密。结尾的“令人愁”和第二句的“伤暮秋”,遥相呼应,构成了全诗的统一情调。
诗体在律古之间,李白虽能律,却不是律之所能律。其诗是从古乐府古风一路行来,自成体势,不一定只限于律古。全诗语言精练,不失迅猛阔大的气势,极富韵味,寥寥数笔,却情意深长,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处境困窘的忧伤之情。
酬令狐郎中见寄
李商隐〔唐代〕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万里悬离抱,危于讼閤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