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后呈同年
黄滔 〔唐代〕
业诗攻赋荐乡书,二纪如鸿历九衢。待得至公搜草泽,
如从平陆到蓬壶。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骊龙不寐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师刘大喝已为卢。人间灰管供红杏,
天上烟花应白榆。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
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退愧单寒终预此,
敢将恩岳怠斯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夕次桐庐
张祜〔唐代〕
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不堪无酒夜,回首梦烟波。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 杜丞相悰筵中赠美人
李群玉〔唐代〕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译文
注释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译文注释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你看那歌姬柔滑的裙裾宛若拖曳着六幅湘江秀水,高耸的发髻如同轻挽着一段巫山烟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她那绰约的风姿只应该在天上出现,她那动听的歌声又岂会在人间听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她胸前雪肌在华灯斜照下尤显风韵,她眼中神采在酒意半醺时更觉妩媚。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想当初若不是爱慕相如文赋之才,又怎会那么容易让他见识到文君风采。
赏析
郡楼夜宴留客
白居易〔唐代〕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清平乐·莺啼残月
韦庄〔唐代〕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译文
注释
莺(yīng)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sī)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绣阁:旧时女子闺房。香灯:闺中的灯。
妆成不画蛾(é)眉,含愁独倚金扉(fēi),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蛾眉:形容女子细长而柔美的眉毛。蚕蛾的触须细长而曲,故称。金扉:闺阁房门的美称。香尘莫扫:香尘,指遗留有郎君香气的尘土,古代民间习俗,凡家中有人出门,是日家人忌扫门户,否则行人将无归期。
参考资料:
1、 高峰编选.《温庭筠·韦庄集》.江苏:凤凰出版社,2013:235
译文注释
莺(yīng)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sī)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拂晓时分,早莺初啼,残月西沉,绣阁里才刚刚吹灭了香灯。门外马儿嘶鸣,情郎又要离别,何况正是这春暮落花的时节,更让人惆怅难堪。
绣阁:旧时女子闺房。香灯:闺中的灯。
妆成不画蛾(é)眉,含愁独倚金扉(fēi),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她梳妆之后却无心描画蛾眉,满含愁怨地独自倚着金扉,思念远去的情郎。她不愿扫去他离去路上的那些香尘,行迹长留还能告慰相思,只怕扫去香尘,他就会久久不归。
蛾眉:形容女子细长而柔美的眉毛。蚕蛾的触须细长而曲,故称。金扉:闺阁房门的美称。香尘莫扫:香尘,指遗留有郎君香气的尘土,古代民间习俗,凡家中有人出门,是日家人忌扫门户,否则行人将无归期。
参考资料:
1、 高峰编选.《温庭筠·韦庄集》.江苏:凤凰出版社,2013:235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情侣的惜别之词,词人用清秋、残月、莺啼、马嘶等画面与声响,交相渲染秋天早晨的凄凉气氛,映衬出女主人公离别时悲痛欲绝的感情。
词的上片写别时的情景。在个清秋的早晨,女主人公的丈夫就要远出。枝头响起紫莺啼晓的叫声,西边天空中,尚挂着一弯淡淡的月亮,留连不肯隐去。即将的离别使相爱的人儿有诉说不尽的情思,以致于夜无眠。然而离别的时刻终于来到。门外响起凄厉的马嘶,在催促行者赶快动身。后柳永《雨霖铃》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概括性她表达了同样的人生感受。语序安排也十分精致,传达出极深的意蕴。首先,“莺啼残月”,点出时闻是早晨;“绣阁香灯火”。说明二人沉浸于离别的痛苦之中,于灯下互诉衷情,竟不知黑夜已经过去。是早莺的啼鸣,西斜的弯月,唤醒了这对爱人,始知吹灭燃着的油灯,离别的早晨已经来临。接下来的“门外马嘶郎欲别”,以不通人情的马儿偏又在门外长声嘶叫,来描写离别时刻的迫近和二人的难舍难分之情。而“正是花时节”一句,既交代了季节是在秋天,又描画出秋风瑟瑟,落红纷纷的景色。女主人公出门送郎,觅此凄凉之景。哀伤痛苦之情倍增。“正是”二字,同时总结以上的场景描写,强调出景物对人的感染。张炎《词论》曾云:“词之难于令曲,犹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不得闲。”这首词的语言就显现了韦庄运用词这种艺术形式的造诣之高深。
下片抒写了女主人公的离别之思。“妆成不画蛾眉”,十分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态。离别后的一个早晨,她在对镜梳妆。云髻高耸,零簪横插,脂粉薄埯。她拿起黛笔,正待画眉,却端详着镜中那张青春美丽的脸庞,唤起心中无限酸苦。困挠她的,不仅是为谁梳妆、为谁打扮的烦恼,而且有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独守绣户、虚度年华的痛楚。这就是下句中“含愁”的内涵。她因而一阵心灰意懒,放下画笔,走到门边,凝视着门外的那条小路,然而,小路空空,不见人影。思念之情是这样折磨人,所以女主人公吩咐道“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那小路上还留着郎出行时的足迹。千万不能扫去,她要时时看见,仿佛郎才刚刚离去;扫去它,便使人觉得郎去已久,迟迟不归,思念之情更难忍受。留着它,纵使郎没有归来,这足迹也聊可慰人情怀。少女的痴心痴情令人怜悯。《长干行》曰:“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疑韦庄的词意即从此化出,但李白诗是叙述口吻,韦庄词则以祈使语气,在表达女主人公的情感上更加强烈。
这首词,上片写景而情景交融,下片抒情而情致深婉。词人把这种洋溢着生活气息,植根于民间习俗的语言、运用到词中来,既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痴情,又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集中体现了这首词的“无理而妙”。全篇语言秀美,情真动人。
五君咏五首。赵耿公彦昭
张说〔唐代〕
耿公山岳秀,才杰心亦妙。鸷鸟峻标立,哀玉扣清调。协赞休明启,恩华日月照。何意瑶台云,风吹落江徼。湘流下浔阳,洒泪一投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