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登新安县楼
罗隐 〔唐代〕
关城树色齐,往事未全迷。塞路真人气,封门壮士泥。
草浓延蝶舞,花密教莺啼。若以鸣为德,鸾皇不及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虎丘西寺
张祜〔唐代〕
嚣尘楚城外,一寺枕通波。松色入门远,冈形连院多。花时长到处,别路半经过。惆怅旧禅客,空房深薜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村
杜甫〔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上 一作:堂上)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弯弯曲曲地绕村而流,在长长的夏日中,事事都显恬静、安闲。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上 一作:梁堂上)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要做成鱼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参考资料:
1、
李晓明 .唐诗三百首 学生版 .长春市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年 :135-136页 .
2、
沃薇 许鸿 张润秀 .古诗词50首 .杭州市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年 :109页 .
注释
Object moved
Object moved to here.
译文注释
Object moved
Object moved to here.
赏析
《江村》一诗的尾联上句,有两种版本,对于该两种版本的优劣,有说法认为:
“先看“多病所需唯药物”句。上面我们已经感知了诗人幽居江村的快乐与闲适只是表面的,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年老多病之身所需的唯有药物,能满足这微薄的希望,微贱之躯夫复何求?而我们体会:乱离之世,命如蝼蚁,药物又有何用,不过苟延残喘而已;正是暂得安宁,家人相聚,才想到珍惜生命,也好让这艰难得来的快乐延续下去,这应该是很朴素很低微很不得已的一种希望。可这希望能否满足呢?将尾联下句“微躯此外更何求”连起来读,就会发现那只是一种奢望。读到此,想到此,我们会不会为老杜的辛苦艰难的生存境况而洒下同情之泪?
再看“但有故人供禄米”句。它使我们明白前面所描述的和乐安静的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而把尾联两句连起来读,其内在情绪与其说是庆幸,不如说是一种无奈,一种辛酸。经过大半辈子的流离转徙,执著追求,被社会时代之流冲撞激荡,竟落得生活无着,渺无归属。尽管故人严武对自己关怀备至,但人生的失败感不能说不紧紧地压抑着一个自尊的男人的刚强的心,更何况这样的投靠还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一旦失去了“故人供禄米”的条件,生活又将陷入困顿流离之中。因此,对前途隐隐的担心和无尽的忧伤还时时地折磨着诗人的内心,使他即使在眼前家人团聚的情境下仍有浓重的如梦似幻感。”
如果仅从优劣来辨析的话,实际上,杜甫在经过中原战乱以后,终定居于成都草堂,此时的心境应该是释然的。在蜀中,上至剑南节度使,下至县令、刺史,都来拜访杜甫,使得杜甫该阶段的诗充满了祥和、自然的气氛,如《江畔独步寻花》等,其中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仅是个例情况。杜诗做中强调个体情感,而末句则所对应表现出的感情应该是回顾过去的颠沛流离的岁月,而感到的对今日的安然的珍惜之情。所以“多病所需唯药物”和“但有故人供禄米”二句在情感的自然中,显然“多病所需唯药物”更好。
但如果从各版本出现的时间、与上句平仄声韵的话,则应为“但有故人供禄米”一句。
久病初朝衢中即事
吕温〔唐代〕
沉痾矌十旬,还过直城闉。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许国将何力,空生衣上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六叹(集已载三首)
李涉〔唐代〕
蓬莱岛边采珠客,西望人寰星汉隔。千重叠浪耸云高,万里平沙连月白。海中洞穴寻难极,水底鲛人半相识。玄蚌初开影暂明,骊龙欲近威难逼。辛苦风涛白首期,得珠却恨求珠时。隋侯殁世几千载,只今薄俗空嗤嗤。燕王爱贤筑金台,四方豪俊承风来。秦王烧书杀儒客,肘腋之中千里隔。去年八月幽并道,昭王陵边哭秋草。今年二月游函关,秦家城外悲河山。河上山边车..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