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真娘墓
罗隐 〔唐代〕
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
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释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出蜀门
欧阳詹〔唐代〕
北客今朝出蜀门,翛然领得入时魂。游人莫道归来易,三不曾闻古老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壶山
翁承赞〔唐代〕
井邑斜连北,蓬瀛直倚东。秋高岩溜白,日上海波红。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南陵道中
杜牧〔唐代〕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译文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路过南陵县的时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不知谁家的女子在江边高楼凭栏遥望。
参考资料:
1、
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注释
南陵¹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¹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漫悠悠:水面平缓,水流悠长的样子。
正是客¹心孤迥(jiǒng)²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¹客:作者自指。²孤迥:指孤单。
参考资料:
1、
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译文注释
南陵¹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路过南陵县的时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
¹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漫悠悠:水面平缓,水流悠长的样子。
正是客¹心孤迥(jiǒng)²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不知谁家的女子在江边高楼凭栏遥望。
¹客:作者自指。²孤迥:指孤单。
参考资料:
1、
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赏析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835-840)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至于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像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在这里,“红袖凭江楼”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似乎告诉读者,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点,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客心孤迥”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杂乱、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首秋闻雁并怀敦煌知己
佚名〔唐代〕
戎庭节物由来早,倏忽霜秋被寒草。旅雁噰噰□□□,羁人夜夜心如捣。与君离别恨经年,何事音书遂黯然。肠断祇今□□□,□知西北泣云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