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歌

韦元甫 〔唐代〕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注:此二句为互文)。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女子的容貌。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上前,他们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注释

抱杼嗟:握着织布的梭子叹息。
戚戚:悲伤的样子
隶:属于。这里意为在……写着
朔:北方
羸(léi):虚弱
扶:支撑
秣:音(mo)第四声,喂牲口
易:换
干将:代指宝剑
朝:早上
屯:驻扎
渝:更改,改变
却:除去
灭:泯灭
巾鞲:音gou 第一声,古时用于束衣袖的臂套
昔:以前
持:端
始:才
殊:不同
叹:叹息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斗岭

王圭〔唐代〕

戴斗疆陲省识华,更凭重阜切天涯。安知玉殿开阊阖,日月星辰在帝家。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寄郑丰

皇甫冉〔唐代〕

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何处登高望,知君正忆归。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欲识离居恨,郊园正掩扉。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白居易〔唐代〕

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但觉虚空无障碍,不知高下几由旬。回看官路三条线,却望都城一片尘。宾客暂游无半日,王侯不到便终身。始知天造空闲境,不为忙人富贵人。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

刘禹锡〔唐代〕

右相历中台,移松武库栽。紫茸抽组绶,青实长玫瑰。便有干霄势,看成构厦材。数分天柱半,影逐日轮回。旧赏台阶去,新知谷口来。息阴常仰望,玩境几裴回。翠粒晴悬露,苍鳞雨起苔。凝音助瑶瑟,飘蕊泛金罍。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终须似鸡树,荣茂近昭回。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

皮日休〔唐代〕

雨涤烟锄伛偻赍,绀牙红甲两三畦。药名却笑桐君少,年纪翻嫌竹祖低。白石静敲蒸朮火,清泉闲洗种花泥。怪来昨日休持钵,一尺雕胡似掌齐。香蔓蒙茏覆昔邪,桂烟杉露湿袈裟。石盆换水捞松叶,竹径穿床避笋芽。藜杖移时挑细药,铜瓶尽日灌幽花。支公谩道怜神骏,不及今朝种一麻。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