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凌(líng)霞秀,王母怡妙颜。
玉台:玉山上的瑶台,即西王母的居处。凌霞:高出云霞之上。秀:灵秀,秀美。怡:安适愉快,和悦。妙颜:容颜美妙。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天地共俱生:谓王母与天地同生。几何年:多少岁。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灵化:神灵变化。无穷已:没有穷尽。
高酣(hān)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参考资料:
玉台凌(líng)霞秀,王母怡妙颜。
玉台灵秀出云霞,王母安适美容颜。
玉台:玉山上的瑶台,即西王母的居处。凌霞:高出云霞之上。秀:灵秀,秀美。怡:安适愉快,和悦。妙颜:容颜美妙。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天地与之共俱生,不知岁月几多年。
天地共俱生:谓王母与天地同生。几何年:多少岁。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神灵变化无穷尽,仙馆很多非一山。
灵化:神灵变化。无穷已:没有穷尽。
高酣(hān)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高会酣饮唱新谣,哪像世俗凡语言!
参考资料:
郁(yù)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涧:两山之间。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离离:下垂的样子。苗:初生的草木。山上苗:山上小树。
以彼径寸茎(jīng),荫(yīn)此百尺条。
彼:指山上苗。径:直径。径寸:直径一寸。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荫:遮蔽。此:指涧底松。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世胄蹑(niè)高位,英俊沉下僚(liáo)。
胄:长子。世胄:世家子弟。蹑:履、登。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ěr)汉貂(diāo)。
金:指汉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七世:七代。珥:插。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伟:奇。招:招见。不见招:不被进用。
郁(yù)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茂盛葱翠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树生长在山顶上。
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涧:两山之间。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离离:下垂的样子。苗:初生的草木。山上苗:山上小树。
以彼径寸茎(jīng),荫(yīn)此百尺条。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山顶径寸的小树,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彼:指山上苗。径:直径。径寸:直径一寸。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荫:遮蔽。此:指涧底松。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世胄蹑(niè)高位,英俊沉下僚(liáo)。
世家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被埋没在下级官职中。
胄:长子。世胄:世家子弟。蹑:履、登。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ěr)汉貂(diāo)。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
金:指汉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七世:七代。珥:插。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等到白头仍不被重用。
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伟:奇。招:招见。不见招:不被进用。
这首诗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不管有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平现象。“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形象鲜明,表现含蓄。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诗之前,如刘桢的《赠从弟》;在此诗之后,如吴均的《赠王桂阳》,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诗歌由隐至显,比较明朗。这里,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从历史上看,门阀制度在东汉末年已经有所发展,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对门阀统治起了巩固作用。西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继续实行,门阀统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其弊病也日益明显。段灼说:“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当时朝廷用人,只据中正品第,结果,上品皆显贵之子弟,寒门贫士仕途堵塞。刘毅的有名的《八损疏》则严厉地谴责中正不公:“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这些言论都反映了当时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左思此诗从自身的遭遇出发,对时弊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金,指金日磾家族。据《汉书·金日磾传》载,汉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内侍。张,指张汤家族。据《汉书·张汤传》载,自汉宣帝、元帝以来,张家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冯公,即冯唐。他是汉文帝时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这里以对比的方法,表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体内容。并且,紧扣《咏史》这一诗题。何焯早就点破,左思《咏史》,实际上是咏怀。诗人只是借历史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已。
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荣荣:繁盛的样子。这两句写当初分别之景,有起兴的作用。兰取其贞洁,柳取其惜别。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君:指出门的游子。不谓行当久:没说此行要很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jiā)友。
中道:中途。嘉友:好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心相醉:内心已为之倾倒,即一见倾心。这两句是说,尚未饮酒交谈,便一见倾心。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言:指临别誓约。负:违背,背弃。
多谢诸(zhū)少年,相知不忠厚。
多谢:多多告诫。相知不忠厚:当面相知的朋友未必就是忠厚之人。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意气:情谊,恩义。倾人命:送性命。离隔:分离,离弃。
辞家夙(sù)严驾,当往至无终。
夙:早晨。严驾:整治车马,准备出行。志无终:向往到无终去。志:一作“至”,亦通。无终:古县名,在今河北省蓟县。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今何行:现在到那里去做什么。商:经商,做买卖。戎:从军。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田子泰:即田畴,字子泰,东汉无终人。田畴以重节义而闻名。节义:气节信义。士雄:人中豪杰。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斯人:此人,指田畴。习其风:谓继承了他重节义的遗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生:生前,在世时。高世名:在世上声誉很高。既没:已死之后。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狂驰子:指为争名逐利而疯狂奔走的人。直:只,仅。百年中:泛指人活一世的时间。
仲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
仲春:阴历二月,遘:遇,逢。东隅:东方。古人以东方为春。
众蛰(zhé)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众蛰:各种冬眠的动物。蛰,动物冬眠。潜骇:在潜藏处被惊醒。从横舒:形容草木开始向高处和远处自由舒展地生长。从:同“纵”。以上四句描写季节变化。
翩(piān)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翩翩:轻快飞翔的样子。庐:住室。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先巢:故巢,旧窝。故:仍旧。相将:相随,相偕。旧居:指故巢。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我心固匪石:是说我的心并非石头,是不可转动的。比喻信念坚定,不可动摇。固:牢固,坚定不移。匪:非。君:指燕。
迢(tiáo)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迢迢:本义指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高高的样子。分明:清楚。四荒:四方荒远之地。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茫茫:辽阔,深远。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功名土:追逐功名利禄之人。此场:指山河、平原。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máng)。
百岁后:去世以后。相与:共同,同样。北邙:山名,在洛阳城北,东汉、魏,西晋君臣多葬此山。这里泛指墓地。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互低昂:形容坟堆高低不齐。昂:高。
颓(tuí)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颓基:倒塌毁坏了的墓基。遗主:指坟墓的主人,即死者的后代。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荣华”两句:是说对于那些生前追求功名的人来说,荣华的确是珍贵的,但死后一无所得,且如此凄凉,也实在可怜可悲。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被服:所穿的衣服。被,同“披”。不完:不完整,即破烂。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zhuó)一冠。
著:戴。冠:帽子。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好容颜:愉悦的面容,这里有乐贫之意。
参考资料: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茂盛幽兰在窗下,依依垂柳在堂前。
荣荣:繁盛的样子。这两句写当初分别之景,有起兴的作用。兰取其贞洁,柳取其惜别。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当初与你告别时,未讲此行很久远。
君:指出门的游子。不谓行当久:没说此行要很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jiā)友。
出门万里客他乡,半道交朋结新欢。
中道:中途。嘉友:好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一见倾心似迷醉,未曾饮酒尽言谈。
心相醉:内心已为之倾倒,即一见倾心。这两句是说,尚未饮酒交谈,便一见倾心。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幽兰枯萎垂柳衰,背信之人违誓言。
言:指临别誓约。负:违背,背弃。
多谢诸(zhū)少年,相知不忠厚。
告诫世间青少年,相知未必心不变。
多谢:多多告诫。相知不忠厚:当面相知的朋友未必就是忠厚之人。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你为情谊愿献身,他将你弃无情感。
意气:情谊,恩义。倾人命:送性命。离隔:分离,离弃。
辞家夙(sù)严驾,当往至无终。
辞家早起备车马,准备远行去无终。
夙:早晨。严驾:整治车马,准备出行。志无终:向往到无终去。志:一作“至”,亦通。无终:古县名,在今河北省蓟县。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请问前行欲何为?不经商也不当兵。
今何行:现在到那里去做什么。商:经商,做买卖。戎:从军。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听说有位田子泰,节义崇高称豪英。
田子泰:即田畴,字子泰,东汉无终人。田畴以重节义而闻名。节义:气节信义。士雄:人中豪杰。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虽然此人久已死,乡里承袭其遗风。
斯人:此人,指田畴。习其风:谓继承了他重节义的遗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在世之时名誉高,死后美名传无穷。
生:生前,在世时。高世名:在世上声誉很高。既没:已死之后。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不学奔走逐名利,荣耀只在一生中。
狂驰子:指为争名逐利而疯狂奔走的人。直:只,仅。百年中:泛指人活一世的时间。
仲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
二月喜逢春时雨,春雪阵阵发东边。
仲春:阴历二月,遘:遇,逢。东隅:东方。古人以东方为春。
众蛰(zhé)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冬眠动物皆惊醒,草木润泽得舒展。
众蛰:各种冬眠的动物。蛰,动物冬眠。潜骇:在潜藏处被惊醒。从横舒:形容草木开始向高处和远处自由舒展地生长。从:同“纵”。以上四句描写季节变化。
翩(piān)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轻快飞翔春燕归,双双入我屋里边。
翩翩:轻快飞翔的样子。庐:住室。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故巢依旧还存在,相伴相随把家还。
先巢:故巢,旧窝。故:仍旧。相将:相随,相偕。旧居:指故巢。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你我自从分别来,门庭日渐荒草蔓。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我心坚定不改变,君意未知将何如?
我心固匪石:是说我的心并非石头,是不可转动的。比喻信念坚定,不可动摇。固:牢固,坚定不移。匪:非。君:指燕。
迢(tiáo)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登上高高百尺楼,清晰可见远四方。
迢迢:本义指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高高的样子。分明:清楚。四荒:四方荒远之地。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夜间云聚栖其内,白日鸟集作厅堂。
归云宅:是说白云晚上把它当作住宅。形容楼之高。飞鸟堂:飞鸟聚集的厅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远处山河尽在目,平原一片渺茫茫。
茫茫:辽阔,深远。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古时热恋功名者,慷慨争逐在此场。
功名土:追逐功名利禄之人。此场:指山河、平原。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máng)。
一旦丧身离人世,结局一样葬北邙。
百岁后:去世以后。相与:共同,同样。北邙:山名,在洛阳城北,东汉、魏,西晋君臣多葬此山。这里泛指墓地。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墓边松柏被人伐,坟墓高低甚凄凉。
互低昂:形容坟堆高低不齐。昂:高。
颓(tuí)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无主墓基已毁坏,谁知魂魄在何方?
颓基:倒塌毁坏了的墓基。遗主:指坟墓的主人,即死者的后代。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生前名利实可贵,如此凄凉堪悲伤!
“荣华”两句:是说对于那些生前追求功名的人来说,荣华的确是珍贵的,但死后一无所得,且如此凄凉,也实在可怜可悲。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东方有位隐居士,身上衣服常破烂。
被服:所穿的衣服。被,同“披”。不完:不完整,即破烂。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zhuó)一冠。
一月才吃九顿饭,十年总戴一顶冠。
著:戴。冠:帽子。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辛勤劳苦无人比,和悦面容乐贫寒。
好容颜:愉悦的面容,这里有乐贫之意。
参考资料:
拟古,就是摹拟古诗之意。但事实上这组诗并无摹拟之迹,完全是诗人自抒怀抱。从内容来看,这组诗大多为忧国伤时、寄托感慨之作,其中多有托古讽今、隐晦曲折之辞。
第一首诗采取拟人的手法,借对远行游子负约未归的怨恨,感慨世人结交不重信义,违背誓约,轻易初心。
第二首诗托言远访高士田子泰的故乡,对高尚节义之士深表敬仰,对世间不顾节义而趋炎附势、争名逐利之人表示了厌恶。
第三首诗以春燕返巢托兴,表现诗人不因贫穷而改变隐居的素志,同时也寓有对晋室为刘宋所取代而产生的愤慨。
第四首诗写由登楼远眺而引起的感慨沉思。江山满目,茫茫无限,历史沧桑,古今之变,尤显人生一世,何其短暂!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追逐功名利禄的古人,早已身死魂灭,只剩下荒坟一片,实在可怜可伤。从而抒发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坚持隐居守节的志向与情怀。
第五首诗托言东方隐士,实则是诗人自咏,借以表示自己平生固穷守节的意志。
第六首诗以谷中青松自喻,表现坚贞不渝的意志。尽管诗中流露出犹豫彷徨的矛盾复杂心理,但仍决意不为流言所惑,不受世俗之欺,所以写诗以明志。
第七首诗以比兴手法,感叹欢娱夜短、韶华易逝的悲哀,表现了诗人自伤迟暮的情绪。
第八首诗表现诗人少年时期的理想,壮年时期的情怀,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愤激之情。
第九首诗以桑树喻晋,晋恭帝为刘裕所立,犹如“种桑长江边”。恭帝之初立已操控在刘裕掌中,根基不牢自取灭亡。“今日复何悔”,诗人痛惜之情可见。
总体而言,陶渊明的《拟古九首》写的都是在朝代、人世改变时的各种现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思量和反省。全诗感情低回缠绵,语言曲折宛转。这几首诗题为“拟古”,从中可看到《古诗十九首》、汉乐府、汉魏晋五言诗的痕迹,像第一首的简洁叙事方式、第二首的一问一答、第三首的以气象作兴比及物候作比,以及轻浅的词语、叠词等等。之所以用拟古作题,主要是时当晋宋易代,很多的感触及激荡的情绪,可以通过较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