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
齐己 〔唐代〕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雁序分飞离汉口,
鴒原骞翥在鳌头。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
应到高堂问安后,却携文入帝京游。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侯郎中新置西湖
方干〔唐代〕
远近利民因智力,周回润物像心源。菰蒲纵感生成惠,鳣鲔那知广大恩。潋滟清辉吞半郭,萦纡别派入遥村。砂泉绕石通山脉,岸木黏萍是浪痕。已见澄来连镜底,兼知极处浸云根。波涛不起时方泰,舟楫徐行日易昏。烟雾未应藏岛屿,凫鹥亦解避旌幡。虽云桃叶歌还醉,却被荷花笑不言。孤鹤必应思凤诏,凡鱼岂合在龙门。能将盛事添元化,一夕机谟万古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董仲伦四首 其三
王翰〔唐代〕
同学连床听两眠,此情回首几经年。愁心多碎虫声里,归梦常悬雁影边。儿女渐多生计薄,文章虽拙道根全。兴来抱膝吟梁甫,惫卧西窗日满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夜看扬州市
王建〔唐代〕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译文
注释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xiù)客纷纷。
夜市:夜间的集市。反映唐时城市商业的繁荣。碧云:碧空。红袖:原指女子的艳色衣衫,这里借代女子。纷纷:众多。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shēng)歌彻晓闻。
参考资料:
1、 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88
2、 党诚恩.《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55
3、 许建中,万平.《唐诗绝句三百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93
4、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北京:线装书局,2007:271
5、 李树政.《张籍王建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195
6、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339
译文注释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xiù)客纷纷。
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夜市:夜间的集市。反映唐时城市商业的繁荣。碧云:碧空。红袖:原指女子的艳色衣衫,这里借代女子。纷纷:众多。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shēng)歌彻晓闻。
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参考资料:
1、 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88
2、 党诚恩.《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55
3、 许建中,万平.《唐诗绝句三百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93
4、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北京:线装书局,2007:271
5、 李树政.《张籍王建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195
6、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339
赏析
这首诗从其夜景着笔,可说从一个重要侧面表现了扬州的繁华,连同诗人的感慨。
前两句实写扬州夜景。首句写其静景。“千灯”,说明灯之多。诗人在地面“千灯”和距离地面遥远的“碧云"之问只用一个“照”字,就将夜晚扬州灯光的光亮程度真实表现了出来。次句则写动景,整个扬州市,酒楼多,歌妓多,乘兴吃酒玩乐的商客多;而这“三多”合为一体,就使扬州市的夜晚成为一个喧嚣的、旋转的世界。
三、四句写诗人的感慨。看到眼前繁盛景象,诗人不禁联想到扬州以外广大地区的萧条败落。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唐帝国整体机制日见衰朽,外患频仍,内忧不绝,所以诗人感慨“如今”时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安定太平了。可是这种国势日衰景况在扬州好像还没有被感知到,人们仍然由着自己的心性,踏着乐器吹奏出的节拍,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中间虽有辛辣的嘲讽,但更多的还是对人们感觉迟钝而表现出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不惟内容深刻,而且构思精奇。诗人巧妙地由写扬州繁华夜景开局,最终却落在将人们视线引向对整个唐帝国命运的思考上,显示出一种讽喻的创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