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发
齐己 〔唐代〕
金刀闪冷光,一剃一清凉。未免随朝夕,依前长雪霜。
夏林欹石腻,春涧水泉香。向老凋疏尽,寒天不出房。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冯上人院
施肩吾〔唐代〕
扰扰凡情逐水流,世间多喜复多忧。一回行到冯公院,便欲令人百事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唐代〕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译文
注释
泉壑(hè)带茅茨(cí),云霞生薜(bì)帷。
泉壑:这里指山水。茅茨:原指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薜帷:生长似帷帐的薜荔。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怜:可爱。新雨:刚下过的雨。山:即谷口。
闲鹭栖(qī)常早,秋花落更迟。
迟:晚。
家僮(tóng)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家僮:即家童,旧时对私家奴仆的统称。萝径:长满绿萝的小路。昨:先前。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29页
译文注释
泉壑(hè)带茅茨(cí),云霞生薜(bì)帷。
山泉沟壑绕着我的茅舍,云霞掩映帷幕般的薜荔。
泉壑:这里指山水。茅茨:原指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薜帷:生长似帷帐的薜荔。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新雨过后青竹更是苍翠,夕阳挥中山色增添秀美。
怜:可爱。新雨:刚下过的雨。山:即谷口。
闲鹭栖(qī)常早,秋花落更迟。
悠闲的白鹭早早就栖息,秋日的花朵迟迟不凋谢。
迟:晚。
家僮(tóng)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家僮清扫着松萝的小径,早与故人相约盼他到来。
家僮:即家童,旧时对私家奴仆的统称。萝径:长满绿萝的小路。昨:先前。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29页
赏析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斋。“薜帷”指“薜荔的墙帷”。应理解为墙上长满了薜荔,显示了居所的自然状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带”字,应为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能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想象:山泉沟壑萦绕着诗人的小屋,浮云彩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此联为全诗的起笔,远观书斋,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如赏人间仙境。
颔联与颈联写书斋周围的景物,“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此诗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为倒装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原因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如此遣词造句,不仅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让它们具有了极强的色彩感,使读者很有质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壮丽。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写了这里的鸟与花。白鹭早早的休息,只因一个“闲”字,充分说明了这里的幽静:鸟儿少有人打扰,便可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秋花迟迟不肯落下,只能说明这里的环境适宜它们生长,便可久驻枝头。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打扫干净,原因是昨天与杨补阙的约定。一如“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极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约定,希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此诗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题龙氏龙州书馆
王英〔唐代〕
幽居如杜曲,松竹旧时栽。溪路随花入,柴门傍水开。风来书帙散,月出棹歌回。还共王乔辈,吹箫坐紫苔。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郢中
汪遵〔唐代〕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雪禁体
王翰〔唐代〕
彤云垂地四茫茫,微霰初零集下堂。重压竹梢还欲折,密封梅蕊不能香。气凌杯酒浑无力,冻涩琴弦已不张。拟学欧公吟白战,挑灯痴坐恼诗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