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林下作
齐己 〔唐代〕
烦暑莫相煎,森森在眼前。暂来还尽日,独坐只闻蝉。
草媚终难死,花飞卒未蔫。秋风舍此去,满箧贮新篇。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杨白花
柳宗元〔唐代〕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译文
注释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杨白花:乐府杂曲歌辞名。杨白花:白色的杨柳花絮。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坐令:致使。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yā)起。
长秋:汉代皇后宫名。
译文注释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杨柳轻轻地飘着白花,被风吹过长江岸。
杨白花:乐府杂曲歌辞名。杨白花:白色的杨柳花絮。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致使宫中绿叶凋零无颜色,你却摇荡着万里春光。
坐令:致使。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yā)起。
旭日的光芒刚刚照进长秋宫,怨歌未了又闻啼鸦城头信雌黄。
长秋:汉代皇后宫名。
赏析
《杨白花》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州后期写的一首乐府旧题诗。许顗《彦周诗话》说:“子厚乐府杨白花,言婉而情深,古今绝唱也。”有人说这诗是作者自况,也有人说是作者读书咏史,不是自况。但不管是什么,读者从诗中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去探讨,就可以知道了。
作者在诗中第一句就直描杨白花被风吹走了,吹到江南去了,风吹走的不仅仅杨花,吹走的更是宫中的春光。人去楼空,即使是春的季节,却已无春意,因为整个宫里的树木都已凋落了,没有一点春色。作者用极简洁直白的语言抒写在大好时光里却感受不到春意的遗憾之情。这就像宫廷大贬有用之才后,朝廷已无栋梁之才,就没有了勃勃生机,就不能振兴中唐业已颓败的形势。作者在诗的前两句中直呼直叙,使得全诗蒙上悲愤怨恨的情绪色彩,读者读罢无不为之心中震撼,为之动容,为之流泪。
这首诗,是作者站在朝廷的角度,从朝廷的立场来写的,所以这首诗应写于柳宗元在永州的后期。因为在永的后期,作者的思想已发生了变化,回乡无望,他作好了在永长期呆下去的思想准备,因而也改变了他刚到永州时仅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从更广阔的角度,认为朝廷大贬有识之士,也是朝廷的悲剧。宫中凋零,而江南却是柳色青青,白絮翻飞,春光融融。但是江南春色却没有人赏识,那春光就毫无意义。大贬有用之材,对朝廷,对人才个体都是重大损失。
最后一句,作者更是借用诗题的源头,来诉说悲愤之情。通宵达旦歌之的是“悲绝的哀歌”,哀什么,悲什么呢?托“白花”抒哀怨之情者,古已有之,比如《诗经·小雅·白华》就是借菅、茅白花起兴,抒发了一个被遗弃了的女子对情人朝思暮想的哀怨。然而,这首诗决不是男女之间的相思离别情。柳宗元主张的是“文以载道”,他的诗文作品无不是饱含他个人的政治理想、治国主张和他失败之后的悲愤之情。只不过这首诗,作者所站的角度不一样,他从另一个角度借用想象,抒发自己被贬的情感。纵观柳的诗文,他写男女悲欢之情的作品是没有的。他是一个有救国复兴主张的人,这首诗的悲哀是人才的悲哀,作者是从朝廷的角度,来抒写对人才的呼唤,抒写对朝廷滥贬人才的悲愤之情,抒写的是作者对朝廷怨而不恨,悲而不怒的复杂情感。这首诗字字句句都包含了悲愤、哀婉之情,没有切肤之痛,是不可能写得出的。
冬行三首 其二
卢仝〔唐代〕
长年爱伊洛,决计卜长久。赊买里仁宅,水竹且小有。卖宅将还资,旧业苦不厚。债家徵利心,饿虎血染口。腊风刀刻肌,遂向东南走。贤哉韩员外,劝我莫强取。凭风谢长者,敢不愧心苟。赁载得估舟,估杂非吾偶。壮色排榻席,别座夸羊酒。落日无精光,哑暝被掣肘。漕石生齿牙,洗滩乱相掫。奔澌嚼篙杖,夹岸雪龙吼。可怜圣明朝,还为丧家狗。通运隔南溟,债利拄..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王翰〔唐代〕
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三峰离地皆倚天,唯独中峰特修峻。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坛高眇路逶迤。三十六梯入河汉,樵人往往见蛾眉。蛾眉婵娟又宜笑,一见樵人下灵庙。仙车欲驾五云飞,香扇斜开九华照。含情迟伫惜韶年,愿侍君边复中旋。江妃玉佩留为念,嬴女银箫空自怜。仙俗途殊两情遽,感君无尽辞君去。遥见明星是妾家,风飘雪散不知处。故人家在西..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孟郊〔唐代〕
晓渡明镜中,霞衣相飘飖.浪凫惊亦双,蓬客将谁僚。别饮孤易醒,离忧壮难销。文清虽无敌,儒贵不敢骄。江吏捧紫泥,海旗剪红蕉。分明太守礼,跨蹑毗陵桥。伊洛去未回,遐瞩空寂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