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潜归绵州觐省
姚鹄 〔唐代〕
朱楼对翠微,红旆出重扉。此地千人望,寥天一鹤归。
雪封山崦白,鸟拂栈梁飞。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李侍御
刘长卿〔唐代〕
旧国人未归,芳洲草还碧。年年湖上亭,怅望江南客。骢马入关西,白云独何适。相思烟水外,唯有心不隔。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
陆龟蒙〔唐代〕
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尘中更有谁知。愁寻冷落惊双鬓,病得清凉减四支。怀旧药溪终独往,宿枯杉寺已频期。兼须为月求高处,即是霜轮杀满时。帆楫衣裳尽钓徒,往来踪迹遍三吴。闲中展卷兴亡小,醉后题诗点画粗。松岛伴谭多道气,竹窗孤梦岂良图。还须待致升平了,即往扁舟放五湖。声利从来解破除,秋滩唯忆下桐庐。鸬鹚阵合残阳少,蜻蛚吟高冷雨疏。辩伏南华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辛夷坞
王维〔唐代〕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译文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枝条最顶端的辛夷花,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花萼,红白相间,十分绚丽。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怒放,瓣瓣飘落。
参考资料:
1、
黄念然.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8:168-169
2、
陶文鹏.王维诗歌赏析.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137-138
3、
刘丽君.唐诗三百首.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293
注释
木末芙蓉花¹,山中发红萼(è)²。
¹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应春花。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木末:树梢,枝头。芙蓉花:此指辛夷花,因芙蓉花与辛夷花形相似,花色相近。²萼: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状物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
涧(jiàn)户¹寂无人,纷纷开且²落。
¹涧户:一说指涧边人家;一说山涧两崖相向,状如门户。²且:又。
参考资料:
1、
黄念然.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8:168-169
2、
陶文鹏.王维诗歌赏析.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137-138
3、
刘丽君.唐诗三百首.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293
译文注释
木末芙蓉花¹,山中发红萼(è)²。
枝条最顶端的辛夷花,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花萼,红白相间,十分绚丽。
¹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应春花。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木末:树梢,枝头。芙蓉花:此指辛夷花,因芙蓉花与辛夷花形相似,花色相近。²萼: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状物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
涧(jiàn)户¹寂无人,纷纷开且²落。
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怒放,瓣瓣飘落。
¹涧户:一说指涧边人家;一说山涧两崖相向,状如门户。²且:又。
参考资料:
1、
黄念然.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8:168-169
2、
陶文鹏.王维诗歌赏析.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137-138
3、
刘丽君.唐诗三百首.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293
赏析
辛夷坞,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内)风景胜地,王维辋川别业附近。坞,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块地方。
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树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的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诗人笔锋一转,将辛夷花置于一个山深人寂的环境之中,写它开时即热烈地开放,使山野一片火红,落时则毫无惋惜地谢落,令人想象花瓣如缤纷红雨洒落深涧。它自开自败,顺应着自然的本性,它自满自足,无人欣赏,也不企求有人欣赏。这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的禅心观照世界的意象;然而,诗人又反对趋入绝对的空无和死灭,因此它在这个空寂得发冷发自的涧户中,却又描绘出辛夷花猩红的色彩和开落的动态声息,使人感到空寂中仍有生命的闪烁。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一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春暖送人下第
裴说〔唐代〕
相送短亭前,知君愚复贤。事多凭夜梦,老为待明年。春树添山脊,晴云学晓烟。雄文有公道,此别莫潸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金山寺
孙鲂〔唐代〕
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