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卢纶 〔唐代〕
敛板捧清词,恭闻侍直时。暮尘归众骑,邃宇舍诸司。
华月先灯至,清风与簟随。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龙卧人宁识,鹏抟鷃岂知。便因当五夜,敢望竹林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具庆堂诗为临颍教谕张朝宗作
王翰〔唐代〕
沱江之水清如玉,紫霞山高翠堪掬。山下华堂画不如,蔼蔼苍烟荫乔木。翁媪相扶近百年,遗经教子成世贤。一朝典教来颍川,孝心养亲人共怜。少者割鲜长行酒,具庆人间更稀有。昔年闻说朱寿昌,何似贤名世难朽。时向宾筵戏綵衣,新诗千首总珠玑。它年复领天官荐,除书更捧欢亲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杜甫〔唐代〕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译文
注释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力疾:扶病强起。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风尘:指战乱。
参考资料:
1、 凌朝汉著.洗石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06:第231页
译文注释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正当扶病强起之际,忽接来诗为春天的旱来而悲哀。
力疾:扶病强起。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因读来诗转添了自己的哀愁,又缘愁而更伤自己的日益衰老。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在大好的春天里,红色的桃花娇嫩吐艳,青色的杨柳新抽枝叶。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面对良辰美景我遥念故乡从未中断,想到四海之内仍战乱不已,风尘满布啊!
风尘:指战乱。
参考资料:
1、 凌朝汉著.洗石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06:第231页
赏析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下截申明上截,通首一气,抒写中有无限曲折。首联“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叙事,说扶病强起,几不知春至,因拜读亲友李表丈寄来的《早春》诗而引发了伤春之感。颔联“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转添春愁,又因愁伤老。见得伴客萧条,随人俯仰则更可悲,已透下望乡未已意。颈联“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写实,说岁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娱。“入”“归”二字,炼字极活,为句中之眼,字字皆响,与他人随意点缀者不同,是化腐为新之法。“入”“归”二字极生动、传神地写出早春的意蕴,写出生命的复苏与萌动。 两句实写春景,用笔舒缓,为下文铺垫。尾联“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回应上截,翻出已愁。说世乱未靖,归期无日,尤不免于伤春伤老。诗人由眼前春景更触动思乡之情。
全首只一“悲”字;连“红入桃花”、“青归柳叶”,俱作“悲”字用,不作“早春”佳字用。“转添”、“更觉”,切上“早春”,透下“红入”、“青归”字。当此桃花柳叶之时,而四海风尘,望乡复切,则客之愁而人之老可知,所以见起处“悲早春”“悲”字之妙也。曰“犹未已”、“尚风尘”,说明“转添”、“更觉”之故。诗中抒发了诗人伤春、伤老和流落他乡的羁旅之情。
山汪休沐夏日山庄
卢照邻〔唐代〕
兰署乘闲召,毛日震遁栖。龙柯疏玉井,凤叶下金堤。川光摇水箭,山气上云梯。亭幽闻嗅鹤,窗晓听鸠。玉珍临风奏,琼浆殃月携。田家自有乐,推肯谢青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
赵嘏〔唐代〕
左掖初辞近侍班,马嘶寻得过街闲。映鞭柳色微遮水,随步花枝欲碍山。暖泛鸟声来席上,醉从诗句落人间。此时失意哀吟客,更觉风流不可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