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滩作
崔国辅 〔唐代〕
怅矣秋风时,余临石头濑。因高见远境,尽此数州内。
羽山数点青,海岸杂光碎。离离树木少,漭漭湖波大。
日暮千里帆,南飞落天外。须臾遂入夜,楚色有微霭。
寻远迹已穷,遗荣事多昧。一身犹未理,安得济时代。
且泛朝夕潮,荷衣蕙为带。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新修道居
王建〔唐代〕
世间无所入,学道处新成。两面有山色,六时闻磬声。闲加经遍数,老爱字分明。若得离烦恼,焚香过一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林居
王建〔唐代〕
荒林四面通,门在野田中。顽仆长如客,贫居未胜蓬。旧绵衣不暖,新草屋多风。唯去山南近,闲亲贩药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岳阳春晚
李群玉〔唐代〕
不觉春物老,块然湖上楼。云沙鹧鸪思,风日沅湘愁。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画石
刘商〔唐代〕
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刘商,诗人兼画家。他本人爱画松石树木。这幅题诗的画,也许就是刘商本人的创作。根据诗作的内容,作者是用这一诗一画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施展的悲愤。
开头两句写画石本身,相当于一般抒情诗中的写景。“苍藓千年”与“坚贞一片”是“千年苍藓”与“一片坚贞”的倒文。这两句的大意是:一块古老的长满了青苔的石头出现在画面上,它那一片坚贞的内质,通过画上的设色充分表现了出来。既赞石,又赞画,亦即自赞。神完气足,犹如累巨石于高冈,为下文的反跌蓄势。
前两句借画说石,后两句便只就“石”生发。它没有顺着上文说下去,却以“那知”二字拗转笔意。“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感叹突如其来,如石破天惊,出人意表。就“石”来说,其“非常之用”,即不同寻常的用途,便是“补天”了。“补天”,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淮南子》、《列子》中都有记载。据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缺口,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于是,有一个名叫女娲的神炼制出五色石,补好了天上的缺口。因此后代诗人常把炼石补天作为整顿乾坤、挽回颓势的非常之举。而作者却生感叹:遇此“补天”机会,却分铢不能得用,如杜甫所谓“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者,谁为其人呢?两句借天上映喻人间,借石头比拟自身。上下两联一起一跌,相反相成,构成一幅完整的贞士不遇图,完足作者本意。
《画石》一诗,明写处画是宾,石是主;暗喻处则石是宾,人是主;天上是宾,人间是主。章法井然,余地宽阔,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