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
张九龄 〔唐代〕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玄岩上人归西蜀
贾岛〔唐代〕
玉垒山中寺,幽深胜概多。药成彭祖捣,顶受七轮摩。去腊催今夏,流光等逝波。会当依粪扫,五岳遍头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丰城王少府
杨炯〔唐代〕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人归江南
张乔〔唐代〕
贫归无定程,水宿与山行。未有安亲计,难为去国情。岛烟孤寺磬,江月远船筝。思苦秋回日,多应吟更清。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孙山人
姚合〔唐代〕
山翁来帝里,不肯住多时。尘土衣裳重,腥膻仆隶饥。林中愁不到,城外老应迟。喧寂一为别,相逢未有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酬郭给事
王维〔唐代〕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译文
Object moved
Object moved to here.
注释
Object moved
Object moved to here.
译文注释
Object moved
Object moved to here.
赏析
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春郭给事,同时也表达春王维想辞官隐一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春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首联“洞门高颔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是写郭给事所在门下省的暮春晚景。门下省官署较大,其间门户重叠,楼宇高耸,在落日余晖的笼罩下,显得十分壮丽。时当暮春,院中的桃李已成绿荫,柳絮在轻轻地飞扬。郭给事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一官,想来是很可乐的。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颔”,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突显出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意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春他在朝中的地位。
颔联“禁里疏钟宫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是写郭给事在省中值晚班的悠闲自在。宫禁里晚钟敲响,官吏散归,留下一片清静给郭给事,他怡然自得地欣赏着鸟鸣。作为门下省的副长官,他掌管着审核政令的重大职事,倘若强心于国事,如何能强此闲心欣赏鸟鸣?联系杜甫在门下省值班时“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强封事,数问夜如何”(《春宿左省》)的情景,便可知道这位郭大人是位怎样的官吏春。此联的“官舍”、“省中”均指门下省,重复用词,也表现出作者的无话强说之状。
此两句写郭给事一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春。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春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一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春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是写郭给事官职的显要。早朝时摇弄出玉佩的美音去金殿朝见皇帝,傍晚时捧着皇帝的诏书回到门下省给官吏们宣读。他那恭谨的样子,强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春。“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春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春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春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春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