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张九龄 〔唐代〕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怀别
张籍〔唐代〕
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富阳道中送王正夫
张祜〔唐代〕
㭊㭊上荒原,霜林赤叶翻。孤帆天外出,远戍日中昏。摘橘防深刺,攀萝畏断根。何堪衰草色,一酌送王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羽林贾中丞
曹唐〔唐代〕
四十年前百战身,曾驱虎队扫胡尘。风悲鼓角榆关暮,日暖旌旗陇草春。铁马惯牵邀上客,金鱼多解乞佳人。胸中别有安边计,谁睬髭须白似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
温庭筠〔唐代〕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译文
注释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ráo),泪流玉箸(zhù)千条。
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西陵: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又名夷陵。这里是指孤庙所在地。谢娘:此处指船娘。兰桡:划船的桨。这里是指船边。“兰桡”形容船精美芳香。玉箸:或写成“玉筯”。箸是筷子,这里是指眼泪,形容泪珠下流,一条条如“玉箸”。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xiāo)索,离魂何处飘泊?
思归乐:这里指杜鹃啼声。山郭:“郭”本为外城,即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这里是指山的边缘。萧索:缺乏生气,这里有冷淡的意思。离魂:指离别之人的魂魄,与“别魂”意相同。
参考资料:
1、 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7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9-70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6-57
译文注释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ráo),泪流玉箸(zhù)千条。
伫立在破败的孤庙前,迎着江上阵阵风涛寒,看西陵峡上,风萧萧,雨漫漫。风雨中,弥漫着她思归的呼唤,飘洒着倚桨的她涕泪点点。
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西陵: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又名夷陵。这里是指孤庙所在地。谢娘:此处指船娘。兰桡:划船的桨。这里是指船边。“兰桡”形容船精美芳香。玉箸:或写成“玉筯”。箸是筷子,这里是指眼泪,形容泪珠下流,一条条如“玉箸”。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xiāo)索,离魂何处飘泊?
傍晚时听杜鹃声声,声声唱不尽思归的愁怨。风传递山里早梅的香气,把春的信息送到山城边。回忆欢情时更觉心苦,游魂何时把家还?
思归乐:这里指杜鹃啼声。山郭:“郭”本为外城,即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这里是指山的边缘。萧索:缺乏生气,这里有冷淡的意思。离魂:指离别之人的魂魄,与“别魂”意相同。
参考资料:
1、 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7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9-70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6-57
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作。上片开头二句,意境阔远,富有气势,为情人离别创造出浓郁氛围:西陵孤庙、风雨潇潇、寒流无尽,中间着一“对”字,言其地别无他物,显示出环境空旷、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种愁苦孤寂的气氛。“谢娘”二句具体刻画女子倚舟怀人,泪流千条,极显其凄怆伤痛之情。
过片二句写主人公所闻、所见、所感:所闻为杜鹃思归之鸣,愈增离人日暮愁思;所见早梅已放,香满山郭,好景已不为己所留,以乐景写离愁,倍觉伤怀,且“早梅”又暗与前面“寒”字合;所感则为离恨而已。结尾句双起单承,直接抒写离别之苦,用“萧索”突出思者与被思者的情状,十分痛惜。这是主人公的推想:是不是因为离别后,音信难通,而使情感冷淡了呢?心上人如今又在何处呢?末尾以问语出现,推进一层,表现了思念之切,也突出了主人公此刻茫然无依的心绪。
此词背景是“孤庙”“山郭”,作者将江南的风景、风情融入了对离愁别恨的抒写之中。整首词由景入情,通过对特定景物的描写,以景衬情,情景交融,韵味深远。
青石-激忠烈也
白居易〔唐代〕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