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副戎
南卓 〔唐代〕
翱翔曾在玉京天,堕落江南路几千。
从事不须轻县宰,满身犹带御炉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少年行四首·其三
令狐楚〔唐代〕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译文
注释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xián)阳。
走:跑。咸阳:指京城长安。
未收天子河湟(huáng)地,不拟(nǐ)回头望故乡。 
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5
 
译文注释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xián)阳。
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
走:跑。咸阳:指京城长安。
未收天子河湟(huáng)地,不拟(nǐ)回头望故乡。 
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5
 
赏析
  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小诗,诗中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极力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弓箭在霞光中闪耀着光辉,宝剑照耀着寒霜,在凛冽的秋风之中,诗人驰出了京城,奔赴为国效力的疆场;这里,诗人的自我形象鲜明,报国的豪情壮志表现得十分充分。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用诗的语言表示自己的决心,说只要国家的河追地区没有收复,自己就不打算回头望一望故乡。这比汉代霍去病“句奴未灭,何以为家”(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话更进了一步。
  这首诗先描写,后抒情,两者结合紧密。诗人把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马等形象集中起来,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描写之中充溢着诗人的报国热情。抒情时,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直述以国为家,先国后家的决心。这首诗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
 
 
 
诗 其十三
拾得〔唐代〕
世上一种人,出性常多事。终日傍街衢,不离诸酒肆。为他作保见,替他说道理。一朝有乖张,过咎全归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斯立)
韩愈〔唐代〕
蓝田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攒天嵬嵬冻相映,君乃寄命于其间。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殿前群公赐食罢,骅骝蹋路骄且闲。称多量少鉴裁密,岂念幽桂遗榛菅。几欲犯严出荐口,气象硉兀未可攀。归来殒涕掩关卧,心之纷乱谁能删。诗翁憔悴劚荒棘,清玉刻佩联玦环。脑脂遮眼卧壮士,大弨挂壁无由弯。乾坤惠施万物遂,独于数子怀偏悭。朝欷暮唶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水友续辞 水芽儿
王质〔唐代〕
我取友兮得水芽,荷花为娘藕为爷。不闻儿声闻水声,短埼长溆鸣奔沙。霜欲飞,水欲归,所思兮不忍欺,东波南荡秋风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