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 〔宋代〕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译文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早晨迎客,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只可惜傍晚的时候下了一些雨,客人喝了酒,很快就醉去了。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只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到下雨之时的西湖美景。如果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美丽风景,那么,你应该敬守护西湖的“水仙王”一杯。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78
注释
朝(zhāo)曦(xī)¹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¹朝曦:早晨的阳光。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¹。
¹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78
译文注释
朝(zhāo)曦(xī)¹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早晨迎客,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只可惜傍晚的时候下了一些雨,客人喝了酒,很快就醉去了。
¹朝曦:早晨的阳光。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¹。
只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到下雨之时的西湖美景。如果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美丽风景,那么,你应该敬守护西湖的“水仙王”一杯。
¹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78
赏析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
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参考资料:完善
、陈邦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迎客,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只可惜傍晚的时候下了一些雨,客人喝了酒,很快就醉去了
只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到下雨之时的西湖美景。如果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美丽风景,那么,你应该敬守护西湖的“水仙王”一杯。
注释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朝曦:早晨的阳光。
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赏析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
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参考资料:完善
、陈邦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送吴龙图知江宁
王安石〔宋代〕
才高明主眷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和圣制上元 其二
晏殊〔宋代〕
凤掖千门迥,金缸四照然。市阛通夜阙,歌肆与云连。叠鼓迷清漏,游车际晓天。泛膏仍洁祀,蚕麦伫登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辛弃疾〔宋代〕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短篷寒。画图间。见说娇颦,拥髻待君看。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译文
注释
乱云扰扰水潺(chán)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短篷寒。画图间。见说娇颦(pín),拥髻(jì)待君看。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译文注释
乱云扰扰水潺(chán)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桃源:地方名。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倦游回首且加餐。短篷寒。画图间。见说娇颦(pín),拥髻(jì)待君看。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娇颦:谓蹙眉含愁的媚态。拥髻: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赏析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辛弃疾〔宋代〕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译文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¹隔陇闻。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参考资料:
1、
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古诗300首 (下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1页
注释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¹隔陇(lǒng)²闻。
¹短笛横吹:一作“吹笛风斜”。²陇:通“垄”,田垄。
多少长安¹名利客,机关用尽²不如君。
¹长安:唐代京城。²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参考资料:
1、
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古诗300首 (下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1页
译文注释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¹隔陇(lǒng)²闻。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¹短笛横吹:一作“吹笛风斜”。²陇:通“垄”,田垄。
多少长安¹名利客,机关用尽²不如君。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¹长安:唐代京城。²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参考资料:
1、
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古诗300首 (下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1页
赏析
“金谷无烟宫树绿”,以“金谷无烟”出之,表明这是寒食、清明节问,“金谷”一词,含着许多意思,令人想起高门大户人家的庭园,里面应该住着美慧多情的女子。“宫树绿”一语,加深了景物朦胧暗碧的效果,起一种伤感的感情引诱作用,这与女子的脆弱多情的伤春感情正相融。所以,起笔虽然没有直接写人、写情,却通过用典和造境,在这两方面作了暗示。
“嫩寒生怕春风”,以倒装句式突出春寒恻恻,给予未出场的女主人公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不适。“生怕春风”,写得细,写得透,仿佛作者与她通感着似的。
“博山微透暖薰笼”,转入楼内,渲染出女子居处的温馨气氛,并为她创造出一个典型的怀人环境。然而以下又不正写,而是把她的思念之情转到她的幽梦中去,这样写,比正写更雅致——隔着梦的帷幕来思念人,总有一些朦胧美,有几分差涩感;也更有深致——连梦中都不能免除思念,醒时的情状就不用多说了。但又不明出——没有写她幽梦的内容,只是渲染出的这个情调使读者不得不往词人暗设的那条思路想去。
“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这两句的含蓄蕴藉和情蕴的丰富,以及对仗的工致,足以与晏几道的抒情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媲美。“幽梦”一句,写情尤其多致,这样的雨声,在她的幽梦中,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致了。
“别浦鲤鱼何日到”,“何日到”,实际是说“无书到”,在渡口相别分手之后从没有收到过书信。
“锦书封恨重重”一句,怨书信不来,怨书信即是怨人。上两句言分手之后就一直没有音信,不由得叫人怨恨重重了。“海棠花下去年逢”,海棠花又开了,自己只能流连树下,追忆去年这个时候与情人在此相会的情景了。这一句写得温馨香软,足见对初相遇的记忆之深、之美好,甚至连他写到的那海棠,似乎也都成了伊人风采的暗示。
“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细节化的猜测,猜测她的必然消瘦,想像她在觅残红——这是男性作者所造的女子伤时伤别之情的经典意象。这样的猜测,无疑显示出对伊人的极度钟情。
这首词怨春怀人,却不直说,而说“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而说“嫩寒生怕春风”、“忍泪觅残红”,婉转细腻,深沉含蓄,其怨春怀人之情愈为深切。辛弃疾是豪放派大家,而该词通篇以婉丽词句写出,体现了这位“豪气”与“柔情”并于一身的大词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贫甚作短歌排闷
陆游〔宋代〕
闲何阔,逢诸葛,畏人常忧不得活。事不谐,问文开,不蹋权门更可哀。即今白发如霜草,一饱茫然身已老。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年丰米贱身独饥,今朝得米无薪炊。地上去天八万里,空自呼天天岂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