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
杨衡 〔唐代〕
百年泛飘忽,万事系衰荣。高鸿脱矰缴,达士去簪缨。
始从天目游,复作罗浮行。云卧石林密,月窥花洞明。
全形在气和,习默凭境清。夙秘绛囊诀,屡投金简名。
钟管促离觞,烟霞随去程。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丹阳道中寄友生
陆龟蒙〔唐代〕
烟树绿微微,春流浸竹扉。短蓑携稚去,孤艇载鱼归。海俗芦编室,村娃练束衣。旧栽奴橘老,新刈女桑肥。锦鲤冲风掷,丝禽掠浪飞。短亭幽径入,陈庙数峰围。地废金牛暗,陵荒石兽稀。思君同一望,帆上怨馀晖。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李尚书镇滑州
刘禹锡〔唐代〕
南徐报政入文昌,东郡须才别建章。视草名高同蜀客,拥旄年少胜荀郎。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自古相门还出相,如今人望在岩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永王东巡歌·其三
李白〔唐代〕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译文
注释
雷鼓嘈(cáo)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雷鼓:如雷的鼓声。云旗,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猎猎,风声。寻阳:即浔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三吴:泛指吴地,具体说法较多。五色光:官军上面的瑞气。
参考资料:
1、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205
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30-233
3、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97-303
译文注释
雷鼓嘈(cáo)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鼓声如雷晒杂之声喧动了武昌,旌旗如云呼啦啦地过了浔阳。
雷鼓:如雷的鼓声。云旗,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猎猎,风声。寻阳:即浔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三吴:泛指吴地,具体说法较多。五色光:官军上面的瑞气。
参考资料:
1、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205
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30-233
3、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97-303
赏析
题苜蓿峰寄家人
岑参〔唐代〕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译文
注释
苜(mù)蓿(xù)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苜蓿峰:玉门关外之山。峰,一作“烽”。立春:节气名。胡芦河:说法不一,似指甘肃省西部玉门关外的疏勒河。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闺中:指岑参妻子。杀:同“煞”,极甚之义。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49-251
2、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56
译文注释
苜(mù)蓿(xù)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苜蓿峰边春天又已来临,胡芦河上不由泪下沾巾。
苜蓿峰:玉门关外之山。峰,一作“烽”。立春:节气名。胡芦河:说法不一,似指甘肃省西部玉门关外的疏勒河。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你在闺中只能空作思念,怎知沙场愁极出征之人!
闺中:指岑参妻子。杀:同“煞”,极甚之义。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49-251
2、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56
赏析
这首诗实际上是写给亲人的一封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也安慰妻子的思念。
诗的前两句照应题目“题苜蓿峰”从首宿峰写起。春天又来到苜蓿峰、胡芦河上。眼望边地景物,诗人不由泪下沾巾。开始就点出边地、点出季节。“逢”,实则是“又逢”,这就强调了置身边塞已非一日。“苜蓿峰”、“胡芦河”说的都是边地,上下两句以互文句式作反复说明,不仅点明地点,而且它们本身又是异地景物,从而强调了与“家人”相去之远。这一切正是触动诗人感情的契机。“泪沾巾”这一形象性的活动便概括了此时此地诗人的心情。至于“泪沾巾”的原因,则由下两句来具体写。格调是沉重的。
诗的后两句照应题目“寄家人”写自己的思念:妻子在家中是那样思念征人,却只能空然想想而己,她怎会知道沙场之上又是怎样地令人愁肠欲断呢?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自己思念“家人”,却去写“家人”思念自己,而且知道“家人”是在“空思想”。“空”,有徒然之意,即使思念也难以排遣;“空”,又有凭空之意,叫思念也难知沙场征人之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理解和怜惜,也就衬托了诗人思念之苦,较之一般写家人亿征人更为深切。诗人之所以“愁”,是由于沙场征战之苦,是由于家人思念之苦,“泪沾巾”的原因在这里也就得到了回答。身为征人的诗人理解“家人”,同时也希望“家人”理解征人,慰藉之意,关切之情,自在其中。
全诗语言朴质自然,感情真挚深切,格调苍凉沉重,先从自己思念“家人”写开去,又从“家人”思念自己写拢来,结构回环,语意深长,很好地传达了诗人愁肠百转的心情。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兼呈工部刘公
杜牧〔唐代〕
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人惭公幹卧,频送子..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