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曝衣篇

沈佺期 〔唐代〕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注释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赏析

  此诗系沈佺期所作,题目十分奇特,它是一首历史诗,与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京城诗相似。但是,此类历史诗的传统使得沈诗中所指的事物明显地与时事有关,涉及武则天或唐中宗宫廷的某种无节制的行为。

  七月七日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之夕。沈佺期描写“银河”及宫女们的鲜艳衣服,这些衣服形成“云雾”,像星星一样闪光,呈现出天庭的场面,随意地改变了时节。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华丽描写后面,诗人却加上要求俭朴的结尾,显得极其不和谐。人巧能够改变自然秩序(如第二十三、二十四句),这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复杂主题,有时表示艺术及人类创造的力量,但更经常的是暗示一种危险的反常。在这首诗中,这一主题的运用是微妙的、模棱两可的,处于赞赏的描写和道德的谴责之间。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怀 其七

王冕〔唐代〕

浮生失故业,穷岁无宁居。朝行汧陇间,暮止沧海隅。凄其风雨交,饥寒呆泥涂。寥寥太古怀,目击谁与俱?齐君不好瑟,嬴氏不爱儒。举世媚同尘,出类为疏迂。何如归去来?且作耕田夫。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子楼三首 其三

关盼盼〔唐代〕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严侍御蜀还赠严秘书

清江〔唐代〕

往年分首出咸秦,木落花开秋又春。江客不曾知蜀路,旅魂何处访情人。当时望月思文友,今日迎骢见近臣。多羡二龙同汉代,绣衣芸阁共荣亲。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太白(太白居从善坊)

元稹〔唐代〕

洛阳大底居人少,从善坊西最寂寥。想得刘君独骑马,古堤愁树隔中桥。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蜀中将归留辞韩相公贯之

欧阳詹〔唐代〕

宁体即云构,方前恒玉食。贫居岂及此,要自怀归忆。在梦关山远,如流岁华逼。明晨首乡路,迢递孤飞翼。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