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韩偓 〔唐代〕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注释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小庭花》、《减字浣溪沙》、《东风寒》、《和清风》等。
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
慢:胡乱,随便。
髻鬟(jì huán):环形发髻。古代中国妇女发式。
六铢衣:中国古代计量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极言其轻。也指仙人之衣。
青鸾:青鸟。古代创说中能帮人传递信息的仙鸟。这里指青铜鸾镜。
菡萏(hàn dàn):指莲花。
玉琅玕(láng gān):玉石。
沈檀:沉香与檀香。“沈”通“沉”。

赏析

  该词为典型的“香奁体”词,为最早的《浣溪沙》,题材为“艳情”题材,抒情风格细腻深曲,文辞丽美。

  上片主要描写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态、发髻、衣服、面容等内容。“愁”字写出女子的情绪,“慢”写出了女子的动作,“寒”烘托了环境冷暖,“红”和“翠”也出了颜色。

  下片主要描写女子体态、身姿、腰身、肌肤、和腿部。“罗袜”、“雪肌”、“玉琅玕”突出了女子体态、肌肤的质感,“骨香”和“沈檀”突出了嗅觉感受。

  全词共六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描写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辞表现了女子的形态美和装饰美,但更重的是她的“离愁”,因离愁而醉酒、慵懒,失了生活的趣味却又止不住“更沉檀”即重涂脂粉,看似享受却掩饰着内心的苦涩。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别筵

元稹〔唐代〕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滴君满坐之衣裳。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

戴叔伦〔唐代〕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谢礼诚难答,裁诗岂易酬。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国遥

韦庄〔唐代〕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惆怅玉笼鹦鹉,单栖无伴侣¤南望去程何许,问花花不语。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罗幕绣帏鸳被,旧欢如梦里。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下第后寄高山人

顾非熊〔唐代〕

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天台

皎然〔唐代〕

箬溪朝雨散,云色似天台。应是东风便,吹从海上来。灵山游汗漫,仙石过莓苔。误到人间世,经年不早回。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