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巨源禅师
薛能 〔唐代〕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泛香亭
郑损〔唐代〕
流杯处处称佳致,何似斯亭出自然。山溜穿云来几里,石盘和藓凿何年。声交鸣玉歌沈板,色幌寒金酒满船。莫怪坐中难得醉,醒人心骨有潺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感怀 其二
杨鸾〔唐代〕
抱膝惨不乐,念我同门友。当时豪俊人,零落如参昴。匣中流泉琴,弃置今已久。岂不怀古欢,道远难聚首。以我忆君心,知君与我厚。珍重岁寒交,无为反覆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次韵周与能
李兼〔唐代〕
坠绪今如线,遗书尚满床。功名两蜗角,世路几羊肠。癖有登山屐,贫无在笥裳。故人应见念,莫遣字稀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孟浩然〔唐代〕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译文
注释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xù)。
绪:《全唐诗》校:“一作余。楚词曰:眇眇兮愁予。余、予,唐韵并有上声。或改绪,非。”
江上空裴(péi)回,天边迷处所。
空:《全唐诗》校:“一作久。”迷处所:宋玉《高唐赋》:“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郡邑(yì)经樊(fán)邓,山河入嵩汝。
樊邓:指樊城和邓州。按,唐襄州有邓城县,即古樊城。唐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嵩汝:指嵩山、汝水。
蒲(pú)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蒲轮:古时征聘贤士时用蒲草裹车轮,使不震动。延伫:延颈伫望。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70
2、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1-52
译文注释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xù)。
为你送行没赶上相见,黄昏中独自一人愁绪万千。
绪:《全唐诗》校:“一作余。楚词曰:眇眇兮愁予。余、予,唐韵并有上声。或改绪,非。”
江上空裴(péi)回,天边迷处所。
久久地徘徊在江边,你的去处已经茫茫一片。
空:《全唐诗》校:“一作久。”迷处所:宋玉《高唐赋》:“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郡邑(yì)经樊(fán)邓,山河入嵩汝。
看不见路过的樊城邓县,只有白云融入汝水飘上嵩山。
樊邓:指樊城和邓州。按,唐襄州有邓城县,即古樊城。唐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嵩汝:指嵩山、汝水。
蒲(pú)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你乘的蒲轮安车越走越远,我伫立石径枉自迁延。
蒲轮:古时征聘贤士时用蒲草裹车轮,使不震动。延伫:延颈伫望。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70
2、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1-52
赏析
冬末病中作二首 其二
贯休〔唐代〕
胸中有一物,旅拒复攻击。向下还上来,唯疑是肺石。山童顽且小,用之复何益。教洗煮茶铛,雪团打邻壁。宛转无好姿,裴回更何适。庭前早梅树,坐见花尽碧。屋老多鼠窠,窗卑露山脊。近来胸中物,已似输药力。微吟复微吟,依稀似庄舄。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