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徐州延福寺
储嗣宗 〔唐代〕
杉风振旅尘,晚景藉芳茵。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
静依归鹤思,远惜旧山春。今日惜携手,寄怀吟白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裴迪〔唐代〕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译文
注释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hè)美。
莫学武陵(líng)人,暂游桃源里。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译文注释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hè)美。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莫学武陵(líng)人,暂游桃源里。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赏析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这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为什么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呢?这是由于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作者生活的时代大约属于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那个时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没有出路。所以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
怀智栖上人
尚颜〔唐代〕
临水登山自有期,不同游子暮何之。闲眠默坐身堪赏,已去还来事可知。林鸟隔云飞一饷,草虫和雨叫多时。思君最易令人老,倚槛空吟所寄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张说〔唐代〕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名接天庭长景色,气连宫阙借氛氲。悬池的的停华露,偃盖重重拂瑞云。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桢干捧明君。莫比冥灵楚南树,朽老江边代不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赠郑夫子鲂
孟郊〔唐代〕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一作宋之问诗)
李乂〔唐代〕
枢掖调梅暇,林园种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云罕明丹谷,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茆居。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