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权相公南园闲涉寄广宣上人
杨巨源 〔唐代〕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
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
皎然〔唐代〕
废溪无人迹,益见离思深。归来始昨日,恍惚惊岁阴。清想属遥夜,圆景当空林。宿昔月未改,何如故人心。游从间芳趾,摇落栖寒岑。眇眇湖上别,含情初至今。道流安寂寞,世路倦岖嶔。此意欲谁见,怀贤独难任。徽声反冥默,夕籁何哀吟。禅念破离梦,吾师诫援琴。耿耿已及旦,曷由开此襟。幽期谅未偶,胜境徒自寻。安得西归云,因之传素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自题像
黄巢〔唐代〕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黄巢遗留下来的诗一共三首,其中《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流传程度较广。这首《自题像》与两首菊花诗相比,名气就小得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
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也有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从这首诗来看,他没有战死,后来削发为僧了。如果真像民间传说那样,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寻常人所能及。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原题注:陶毅《五代乱离纪》云:巢败后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题诗,人见像,识其为巢云。
别章叟
吴筠〔唐代〕
平昔同邑里,经年不相思。今日成远别,相对心凄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路温州
皎然〔唐代〕
欲问采灵药,如何学无生。爱鹤颇似君,且非求仙情。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
喻凫〔唐代〕
沙西林杪寺,殿倚石棱开。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河冲绿野去,鸟背白云来。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