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留侯从效问南汉刘岩改名龑字音义
詹敦仁 〔唐代〕
伏羲初画卦,苍氏乃制字。点画有偏旁,阴阳贵协比。
古者不嫌名,周公始称讳。始讳犹未酷,后习转多忌。
或援他代易,或变文回避。滥觞久滋蔓,伤心日益炽。
孙休命子名,吴国尊王意。h1莔h2h3僻,h4昷h7h8异。
梁复踵已非,时亦迹旧事。h5杰自其一,蜀闯是其二。
鄙哉化h9名,陋矣hAha义。大唐有天下,武后拥神器。
私制迄无取,古音实相类。hBhChb囝星,hDhd厓he埊。
缶圀及曌hE,作史难详备。唐祚值倾危,刘龑怀僭伪。
吁嗟毒蛟辈,睥睨飞龙位。龑岩虽同音,形体殊乖致。
废学愧未弘,来问辱不弃。奇字难雄博,摛文伏韩智。
因诵鄙所闻,敢布诸下吏。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友人归山
张籍〔唐代〕
出山成北首,重去结茅庐。移石修废井,扫龛盛旧书。开田留杏树,分洞与僧居。长在幽峰里,樵人见亦疏。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休洗红
李贺〔唐代〕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卿卿骋少年,昨日殷桥见。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译文
注释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休洗红:乐府古题。乐府古辞有《休洗红》二首。
卿(qīng)卿骋(chěng)少年,昨日殷(yīn)桥见。
卿卿:男女的爱称。这里用来称呼所爱恋的男子。骋少年:放荡不羁的青年。骋,矜夸。殷桥:桥因洗红而赤。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弦上箭:比喻一去不复返。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2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 主编;冯浩菲,徐传武 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李贺诗选译 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232-233
3、 李小梅 选注.唐代情诗精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06月第1版:153-154
4、 滕学钦疏 译.李贺诗歌全集简疏今译.北京:中国书店,2010年:273
译文注释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不要洗红衣啊,一洗再洗,红色会变浅。
休洗红:乐府古题。乐府古辞有《休洗红》二首。
卿(qīng)卿骋(chěng)少年,昨日殷(yīn)桥见。
亲爱的人儿骑上马,放辔驰骋要趁少年;昨日送你出征,与你相别在桥畔。
卿卿:男女的爱称。这里用来称呼所爱恋的男子。骋少年:放荡不羁的青年。骋,矜夸。殷桥:桥因洗红而赤。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封侯之日早早归来,不要作那弦上的箭!
弦上箭:比喻一去不复返。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2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 主编;冯浩菲,徐传武 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李贺诗选译 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232-233
3、 李小梅 选注.唐代情诗精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06月第1版:153-154
4、 滕学钦疏 译.李贺诗歌全集简疏今译.北京:中国书店,2010年:273
赏析
此诗纯是民歌体的一首诗,题目即由乐府古辞《休洗红二首》而来,而且从音调、字句上都仿拟《休洗红二首》的第一首(休洗红,洗多红色淡。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 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新妇今为婆。),承用其岁月易逝、红颜易老之义而以“休洗红”起兴,转而以少妇送别的口吻,最后以喻作结,嘱咐恋人功成名就后早日归来,不要一去不返,久负芳容,语浅而情深。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红纱绢洗得次数太多,难免褪色;红颜相思太久,自然憔悴。此处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岁月消磨,红颜易老,要珍惜青春时光。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以女子口吻写其送别之际嘱托男子功成名就后及时归来,不要如离弦之箭一去不返,使自己独守空闺,坐愁红颜老。这两句纯属生气灌注的活泼口语,语意浅近如话,比喻新颖贴切,晓畅自然,通俗易懂。
全诗使用了比兴手法,节奏明快,言短情长,语重心长,在叮嘱的话语中,既有嘱托,更有深切的期盼,深深地揭示出少女对情人深切的爱情,感情纯真,极富意趣。但全篇都是女郎送别的口气,虽然想象丰富,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但摹拟仿制的痕迹也还是比较明显的。
镇州初归
韩愈〔唐代〕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李商隐〔唐代〕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译文
注释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剑外:剑阁之外。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从军:指赴节度使幕。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yuān)机。
鸳机:刺绣的工具。
参考资料:
1、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9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09-710
译文注释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我就要到剑外任职路途很遥远,没有家你再也不能给我寄寒衣。
剑外:剑阁之外。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从军:指赴节度使幕。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yuān)机。
大散关的皑皑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梦回想昔日为我弄织机。
鸳机:刺绣的工具。
参考资料:
1、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9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09-710
赏析
公元851年(宣宗大中五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痛楚未定,又要离家远行,凄戚的情怀是可想而知的。这首诗,就写于赴蜀途中。
起句“剑外从军远”,点明这次远行的原因是“从军”,即入节度使幕府。“剑外”,指剑阁之南蜀中地区。诗题“遇雪”而作,却从远写起,着一“远”字,不仅写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由“远”思“寒”。隆冬之际,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单薄,自然使人产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来。可是,诗人的妻子已经不在人间,没有人为他寄衣了。
第二句“无家与寄衣”,蕴意精深。一路风霜,万般凄苦,都蕴含在这淡淡的一句诗中了。诗人善于用具体细节表达抽象的思念,用寄寒衣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倾泻出自己心底悲痛的潜流和巨大的哀思。
“散关三尺雪”句是全诗的承转之辞,上承“遇雪”诗题,给人“乱山残雪夜,孤灯异乡人”的凄凉飘泊之感,同时,大雪奇寒与无家寄衣联系起来,以雪夜引出温馨的梦境,转入下文。读者不妨这样联想,也许因为大雪封山,道路阻绝,作者只能留宿散关驿舍。伤痛倦极,朦胧入睡,睡梦中见妻子正坐在旧时的鸳机上为他赶制棉衣。“回梦旧鸳机”,情意是十分真挚悲切。纪昀云:“回梦旧鸳机,犹作有家想也。”用“有家想”反衬“无家”丧妻的痛苦,以充满温馨希望的梦境反衬冰冷严酷的现实,更见诗人内心痛苦之深。至于梦中与妻子相见欢娱的情景和梦后倍觉哀伤的愁绪便略而不写,留在纸外,让读者自己想象思索了。
此诗朴素洗炼,而又深情绵邈。诗用层层推进、步步加深的手法,写出凄凉寂寞的情怀和难言的身世之痛。从军剑外,畏途思家,这是第一层;妻亡家破,无人寄御寒之衣,伤别与伤逝之情交织一起,这是第二层;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这是第三层:“以乐景写哀”,用温馨欢乐的梦境反衬冰冷痛苦的现实,倍增其哀,这是第四层。诗至此,可以看出,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蹭蹬的感叹等复杂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丰富深沉的感情内容,可见李商隐高度凝炼的艺术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