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笳鼓归来
辛弃疾 〔宋代〕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猩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三万卷,龙韬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待刻公、勋业到□云,浯溪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苏轼〔宋代〕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译文
注释
缥(piāo)缈(miǎo)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红妆:一说为随行女仆,一说为彩云。君:指颜、梁。颜即颜复,宇长道,颜渊四十八世孙,赐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兼国子监直讲。《宋史》有传。梁即梁先,字吉老,通经学,工小楷。苏轼在徐州曾与二人交游,并有诗。古台:即戏马台。故址在今徐州市彭城县南,相传为项羽所筑,又名掠马台。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废沼:干涸的池塘。凄迷:形容景物凄凉而模糊。
参考资料:
1、 于培杰.苏东坡词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4:107-108
2、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464-466
3、 傅承洲.苏辛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06
译文注释
缥(piāo)缈(miǎo)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隐约见到一个女郎的盛装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中,天空云气稀薄,稀疏的小雨下个不停,路面上泥泞倒也无多。送君地在何处?在戏马台西。
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红妆:一说为随行女仆,一说为彩云。君:指颜、梁。颜即颜复,宇长道,颜渊四十八世孙,赐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兼国子监直讲。《宋史》有传。梁即梁先,字吉老,通经学,工小楷。苏轼在徐州曾与二人交游,并有诗。古台:即戏马台。故址在今徐州市彭城县南,相传为项羽所筑,又名掠马台。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干涸的池沼已经涨满了秋水,天已傍晚,茂密的树林深处传来了黄莺的啼鸣。行人断肠之处,青草是那样凄凉迷离。
废沼:干涸的池塘。凄迷:形容景物凄凉而模糊。
参考资料:
1、 于培杰.苏东坡词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4:107-108
2、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464-466
3、 傅承洲.苏辛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06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词大半写景,写景却栩栩如生,或视、或听、或声、或色,描绘一幅真切动人的送别场景,上片先写在戏马台西送别友人时的眼前景物,下片拓展意境,进一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加深了依依惜别的情意。
寓情于景。这是这首词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全词大半篇幅写景,有点泼墨如云的劲头。
上片先写在戏马台西送别友人时的眼前景物:远处,隐约见到一个女郎的盛装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之中,天空云气稀薄,零星小雨仍在下着,路面上泥泞倒也无多。
而随着词人在郊野上行进的脚步,下片也拓展了境界:昨夜大雨滂沱,原来干涸的池沼已经涨满了秋水,天已傍晚,茂密的树林深处传来了黄莺的啼鸣,前方还有扑入人的视野的大片入秋枯萎的野草。这种种景物只有“红妆照浅溪”略具美感,而因“缥缈”充其量带有几分朦胧美,其余基本色调则是灰暗、荒凉。所以尽管词中对有关情事仅略予点明——“送君”、“行人肠断”,见出送别之意,对抒情主人公触目伤怀,感极而悲的情绪,还是可以深切体认的。质言之,词人是借萧瑟、凄凉的秋景,来写伤别之情。
诗中有画。这体现了词人在创作中的一种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来自对唐代诗人与画家集于一身的王维诗、画作品的深入体悟,也与词人持有诗画一律、诗词一体的艺术见解密不可分。在这首词创作中,词人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的功能,运用白描手法,将远近、高下、隐显、明暗等不同的景物收入画幅,绘出了一长幅秋景图,就是这方面一个成功的例子。
对面着笔。这可以从末句“行人肠断草凄迷”看出来的。词人说,面对一片凄凉而模糊的衰草,友人会极度伤心的。单就这一句而论,可以说是情景交融,而从表现别情的角度来说,则是从对面着笔。当然,写友人离别的悲伤,乃是为了深一层地表现词人自己的悲伤,因而有花面相映之妙。
前有樽酒行二首 其一
陆游〔宋代〕
虚堂雨过生凉飔,劝君一醉君勿辞。去年不知今岁事,明年万事今得知。旧时扶床同戏儿,还乡问讯令人悲。冢丘累累在者谁,纸钱雨湿抱树枝。君去六十有几时,更望七十何其痴。求师学道亦已迟,谢客努力从鸱夷。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受恩深(大石调)
柳永〔宋代〕
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细香明艳尽天与。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刚被金钱妒。拟买断秋天,容易独步。粉蝶无情蜂已去。要上金尊,惟有诗人曾许。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行香子·云岫如簪
辛弃疾〔宋代〕
云岫如簪。野涨挼蓝。向春阑、绿醒红酣。青裙缟袂,两两三三。把曲生禅,玉版句,一时参。拄杖弯环。过眼嵌岩。岸轻乌、白发鬖鬖。他年来种,万桂千杉。听小绵蛮,新格磔,旧呢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宋代〕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南宋时期汉水至长江一带十分繁华,许多人才都保持着宋徽宗时的流风余韵。绿窗朱户。十里之内全是华美的房屋,元兵一到,刀兵相接,旌旗挥舞,数百万蒙古军长驱直入,歌舞楼榭瞬间化为灰烬。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清明太平的三百余年,制度文物被毁灭的干净彻底,一切都没有了。幸而自己没有被舞北去,还客佳在南方。分别的夫君你现在在哪里呢?我只能独自惆怅,再没有理由可以与你相见了。从今以后,只能魂返故乡,与亲人相会。
参考资料:
1、
徐育民、赵慧文.历代名家词赏析:北京出版社,1982年08月第1版:第209页
2、
黄士吉、冯麟盛.历代爱国名篇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第126页
注释
汉上¹繁华,江南人物²,尚遗宣政³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⁴。一旦刀兵齐举,旌(jīng)旗拥、百万貔(pí)貅(xiū)⁵。长驱入,歌楼舞榭(xiè)⁶,风卷落花⁷愁。
¹汉上:泛指汉水至长江一带。²江南人物:指南宋的许多人才。江南:长江以南。³宣政:宣和、政和都是北宋徽宗的年号。这句是指南宋的都市和人物,还保持着宋徽宗时的流风余韵。⁴烂银钩:光亮的银制帘钩,代表华美的房屋。⁵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此处指元军。⁶舞榭:供歌舞用的楼屋。⁷风卷落花:指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清平三百载¹,典章文物²,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³。破鉴(jiàn)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⁵。
¹三百载:指北宋建国至南宋灭亡。这里取整数。²典章文物:指南宋时期的制度文物。³南州:南方,指临安。⁴破鉴:即破镜。⁵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这里指作者故乡。
参考资料:
1、
徐育民、赵慧文.历代名家词赏析:北京出版社,1982年08月第1版:第209页
2、
黄士吉、冯麟盛.历代爱国名篇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第126页
译文注释
汉上¹繁华,江南人物²,尚遗宣政³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⁴。一旦刀兵齐举,旌(jīng)旗拥、百万貔(pí)貅(xiū)⁵。长驱入,歌楼舞榭(xiè)⁶,风卷落花⁷愁。
南宋时期汉水至长江一带十分繁华,许多人才都保持着宋徽宗时的流风余韵。绿窗朱户。十里之内全是华美的房屋,元兵一到,刀兵相接,旌旗挥舞,数百万蒙古军长驱直入,歌舞楼榭瞬间化为灰烬。
¹汉上:泛指汉水至长江一带。²江南人物:指南宋的许多人才。江南:长江以南。³宣政:宣和、政和都是北宋徽宗的年号。这句是指南宋的都市和人物,还保持着宋徽宗时的流风余韵。⁴烂银钩:光亮的银制帘钩,代表华美的房屋。⁵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此处指元军。⁶舞榭:供歌舞用的楼屋。⁷风卷落花:指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清平三百载¹,典章文物²,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³。破鉴(jiàn)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⁵。
清明太平的三百余年,制度文物被毁灭的干净彻底,一切都没有了。幸而自己没有被舞北去,还客佳在南方。分别的夫君你现在在哪里呢?我只能独自惆怅,再没有理由可以与你相见了。从今以后,只能魂返故乡,与亲人相会。
¹三百载:指北宋建国至南宋灭亡。这里取整数。²典章文物:指南宋时期的制度文物。³南州:南方,指临安。⁴破鉴:即破镜。⁵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这里指作者故乡。
参考资料:
1、
徐育民、赵慧文.历代名家词赏析:北京出版社,1982年08月第1版:第209页
2、
黄士吉、冯麟盛.历代爱国名篇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第126页
赏析
这首双调小令,主要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写人间的离愁别恨,凄恻动人。此词由人间写起,先言个人所见所感,再据而继之天上神话世界。全词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并通过写牛郎织女的会少离多,抒发了对自已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首从人间的七夕着笔,写周围环境的沉寂和抒发主人公孤独痛苦的心情。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大兴夸张之笔,说那几张飘然落地的梧桐老叶是。呜蛩”所“惊落”,极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烘托了词人内心孤寂凄怆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间。天上愁浓”的联想,把自己的心境与牛郎织女的离愁紧紧地编织在一起,成为所托之事与所言之情的纽带。下面写牛郎织女的故事:“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描写牛郎,织女远隔云阶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见的痛苦,正抒发了自己与丈夫身在异地,心相牵系的离愁;描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瞬息离散的苦难,正倾吐了自己与丈夫远隔千里、不得欢聚的别恨。
正所谓:“纵浮搓来,浮槎去,不相逢。”整个上片由人间写到天上,于叙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紧着词人的感情脉搏。最后,在下片词人的感情已经完全化他为我,将自己夫妻的境况与牛郎、织女的境况融合为一,因此,她从现实自我处境出发,展开了奇特的联想:“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天宇间风雨变幻莫测,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现在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这种推测联想,完全是移情的结果,含蓄婉转地抒写了人间七夕夫妻不得相见的难言苦衷。
尾句写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与首句人间七夕之景遥相呼应:一边是风雨飘忽,阴晴不定的银河两岸,一边是蟋蟀低吟、梧桐落叶的深闺庭院,这就开创出一种清冷凄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词人孤寂悲伧的心情。尾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成功地提炼了口语,用排句形式集中描绘了宇宙天体的瞬息万变,在创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增添了词的音乐美。
总这首词由人间写起,先言个人所见所感,再此词由人间写起,先言个人所见所感,再据而继之天上神话世界。全词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并通过写牛郎织女的会少离多,抒发了对自已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据而继之天上神话世界。通篇以牛女传说为寄托,境界奇丽,曲径通幽,写透了青年男女的离愁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