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大石标韵)
周邦彦 〔宋代〕
露柳好风标,娇莺能语。独占春光最多处。浅嚬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洞房见说,云深无路。凭仗青鸾道情素。酒空歌断,又被涛江催去。怎奈向、言不尽,愁无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周邦彦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的美男词人,他与当时的青楼花魁李师师往来密切。 有一次,宋徽宗生了点小病,李师师以为他不会来了,就悄悄地约了周邦彦。哪知道周邦彦刚到不久,宋徽宗就来了。情急之下,周邦彦赶紧钻到床下躲了起来。 宋徽宗特地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鲜橙,李师师亲手剥了鲜橙二人分食。三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 190篇诗文 ► 0条名句
己酉上元后赠刘子才
杨万里〔宋代〕
书台城西幽绝处,古木排霄草荒路。空斋深夜四无人,维予二人听春雨。我如病鹤子茁兰,长幼不同同少年。闻子诵书金应玉,看子落笔山飞泉。别来几何如昨日,我老过前子非昔。来年裹砚试集英,侧耳胪传第一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花影
苏轼〔宋代〕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译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清扫都扫不掉。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参考资料:
1、
楠浦主编 .《中学生古典诗词600篇 》 :沈阳出版社,2008年:197页
注释
重重叠(dié)叠¹上瑶(yáo)台²,几度³呼童⁴扫不开。
¹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²瑶台:华贵的亭台。³几度:几次。⁴童:男仆。
刚被太阳收拾去¹,却教(jiào)²明月送将来³。(却教 一作:又教)
¹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²教:让。³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参考资料:
1、
楠浦主编 .《中学生古典诗词600篇 》 :沈阳出版社,2008年:197页
译文注释
重重叠(dié)叠¹上瑶(yáo)台²,几度³呼童⁴扫不开。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清扫都扫不掉。
¹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²瑶台:华贵的亭台。³几度:几次。⁴童:男仆。
刚被太阳收拾去¹,却教(jiào)²明月送将来³。(却教 一作:又教)
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¹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²教:让。³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参考资料:
1、
楠浦主编 .《中学生古典诗词600篇 》 :沈阳出版社,2008年:197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诗人巧妙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秋思四首 其一
陆游〔宋代〕
湖边一夜霜,庭树无秋声。懒不近笔砚,何以纾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转无由成。起拥地炉暖,坐待天窗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八月十四夜月
范仲淹〔宋代〕
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
范仲淹〔宋代〕
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杉篁涵晚翠,兰茝薦时薰。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万户方开国,三阶复致君。斯亭比棠树,千载颂清芬。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