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凤栖梧
柳永 〔宋代〕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柳永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186篇诗文 ► 0条名句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陆游〔宋代〕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译文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小雨馀天。
细绢织成的团扇美如圆月,轻薄纱巾被风吹得起伏飘动像轻轻的烟雾一样。高大的槐树叶子非常茂密,树阴浓合,雨后天气格外清凉滋小。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闲来无事,拿着笔写小草打发时光,饮酒微醺放下帘子闲适地小睡一觉。一夜没有更声来打扰,只是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初夏的蝉鸣。
参考资料:
1、
鹤鸣.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69
注释
纨(wán)扇¹婵(chán)娟²素月,纱巾缥(piāo)缈(miǎo)轻烟³。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⁴雨馀(yú)天。
¹纨扇:又称宫扇,细绢织成的团扇,是汉族传统的手工艺术珍品,形如满月,故云“素月”。²婵娟:美好的样子,暗喻女子娇美的容貌。³轻烟:指纱巾的轻细。⁴清润:清凉滋润。
弄笔斜行小草¹,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²。
¹“弄笔”句:指在房里悠闲无事,以写小草打发时光。弄笔:谓执笔写字、为文、作画。²新蝉:初夏的鸣蝉。
参考资料:
1、
鹤鸣.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69
译文注释
纨(wán)扇¹婵(chán)娟²素月,纱巾缥(piāo)缈(miǎo)轻烟³。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⁴雨馀(yú)天。
细绢织成的团扇美如圆月,轻薄纱巾被风吹得起伏飘动像轻轻的烟雾一样。高大的槐树叶子非常茂密,树阴浓合,雨后天气格外清凉滋润。
¹纨扇:又称宫扇,细绢织成的团扇,是汉族传统的手工艺术珍品,形如满月,故云“素月”。²婵娟:美好的样子,暗喻女子娇美的容貌。³轻烟:指纱巾的轻细。⁴清润:清凉滋润。
弄笔斜行小草¹,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²。
闲来无事,拿着笔写小草打发时光,饮酒微醺放下帘子闲适地小睡一觉。一夜没有更声来打扰,只是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初夏的蝉鸣。
¹“弄笔”句:指在房里悠闲无事,以写小草打发时光。弄笔:谓执笔写字、为文、作画。²新蝉:初夏的鸣蝉。
参考资料:
1、
鹤鸣.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69
赏析
此词描绘了初夏季节树阴浓合,放晴时余凉余润尚在的闲散生活,创造出一种雅洁清远的闲适意境。上片开头二句,以纨扇和纱巾两种应时的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时节。后二句写室外之景,树阴浓合,晴天清润,也是典型的初夏之景。下片则由写景转到写人,表现作者闲适的生活。起二句,写自己闲来无事,常常弄笔展纸作小草;喝酒至微醉,卷帘迎凉以便睡眠。末二句写主人公自己舒舒服服地躺在洁净无尘的凉床上听新蝉,更是展示了一个清凉高迥的初夏境界。
全词寓情于事与景中,在情景交汇中抒发了作者流畅、舒适的情怀,情景轻快优美,笔调清疏自然,是陆游少见的闲适词。
上片起二句:“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以两种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季节。第一句写美如圆月的团扇,第二句写薄如轻烟的头巾,这都是夏天所适用的。扇美巾轻,可以驱暑减热,事情显得轻快。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这二句写景,也贴切季节。夏天树阴浓合,梅雨季节,放晴时余凉余润尚在,这都使人感到宽舒。这二句与王安石《初夏即事》“绿阴幽草胜花时”的诗句,以及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的词句,景物相近,意境同美;但王诗、周词,笔调幽细,陆词则表现出清疏、自然。
下片起二句:“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睡闲眠。”由上片的物、景写到人,由静写到动。陆游的有关写字的诗,如《草书歌》《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醉中作行草数纸》等,大多都是表现报国壮志被压抑,兴酣落笔,藉以发泄愤激感情的,正如第二题的诗中所说的:“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在这里,诗人却以写字表现闲适之情,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于都城的《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矮纸斜行闲作草”一句,正和这里的词句、语意接近。醒时弄笔写细草,表示闲适;醉眠时挂起帘钩,为了迎凉,享受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所说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那样的乐趣。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正是濒湖住宅的清凉、洁净的境界,明晰地表现了这一份闲暇,明显不同于往日作者的压抑、苦闷。
这首词只写事和景,不写情,情寓于事与景中。上下片复叠,句式完全相同,故两片起句都用对偶。情景轻快优美,笔调清疏自然,是陆游少见的闲适词。居宅依山傍水、风景美丽如画。作者不禁释怀,将昔日的抑欲苦闷一并抛到脑后,融入大自然的清新、闲适之中,全词表现出作者壮志未酬后的闲居生活。
沈园二首·其二
陆游〔宋代〕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文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我眼看着要化作会稽山中的一抔黄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参考资料:
1、
鹤鸣.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8
2、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5-136
3、
蒋凡 白振奎.名家精注精评本·陆游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2-124
注释
梦断香消¹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²。
¹香消:指唐琬亡故。²不吹绵:不能吐絮吹绵。
此身行¹作稽(jī)山²土,犹吊³遗踪一泫(xuàn)然⁴。
¹行:即将。²稽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³吊:凭吊。⁴泫然:流泪貌。
参考资料:
1、
鹤鸣.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8
2、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5-136
3、
蒋凡 白振奎.名家精注精评本·陆游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2-124
译文注释
梦断香消¹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²。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¹香消:指唐琬亡故。²不吹绵:不能吐絮吹绵。
此身行¹作稽(jī)山²土,犹吊³遗踪一泫(xuàn)然⁴。
我眼看着要化作会稽山中的一抔黄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¹行:即将。²稽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³吊:凭吊。⁴泫然:流泪貌。
参考资料:
1、
鹤鸣.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8
2、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5-136
3、
蒋凡 白振奎.名家精注精评本·陆游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2-124
赏析
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写诗人对爱情的坚贞南渝。
首句感叹唐氏溘消长逝已四十年了。古来往往以“香销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消”即指唐氏之死。陆游于八十四岁即临终前一年所作悼念唐氏的《春游》亦云:“也信美人终作土,南堪幽梦太匆匆。”唐氏实际已死四十四年,此“四十年”取其整数。这一句充满了刻骨铭心之真情。
次句既是写沈园即日之景:柳树已老,南再飞绵;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诗人六十八岁时来沈园已自称“河阳愁鬓怯新霜”(《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易主刻小阕于石读之怅消》),此时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已无所作为,对个人生活更无追求。“此身行作稽山土”,则是对“柳老”内涵的进一步说明。“美人终作土”,自己亦将埋以于会稽山下而化为黄土。此句目的是反衬出尾句“犹吊遗踪一泫消”,即对唐氏坚贞南渝之情。一个“犹”字,使诗意得到升华:尽管自己将南久于人世,但对唐氏眷念之情永南泯灭;尽管个人生活上已无所追求,但对唐氏之爱历久弥新。所以对沈园遗踪还要凭吊一番而泫消涕下。“泫消”二字,饱含无比复杂的感情:其中有爱,有恨,有悔,诗人南点破,足供读者体味。
隔帘听(林钟商)
柳永〔宋代〕
咫尺凤衾鸳帐,欲去无因到。虾须窣地重门悄。认绣履频移,洞房杳杳。强语笑。逞如簧、再三轻巧。梳妆早。琵琶闲抱。爱品相思调。声声似把芳心告。隔帘听,赢得断肠多少。恁烦恼。除非共伊知道。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