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佳景留心惯
柳永 〔宋代〕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绾。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携手遍。情眷恋。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柳永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186篇诗文 ► 0条名句
舟夜即事
王安石〔宋代〕
火炬临遥岸,余光照客船。水明鱼中饵,沙暖鹭忘眠。感概无穷事,迟回欲晓天。山泉如有意,枕上送潺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苏轼〔宋代〕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译文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昨夜的秋风好似从千里之外吹来。皎洁的月光爬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寒意透入人的衣袖。我抱着被子心中愁苦难以入睡。哪里还能忍受玉漏慢慢滴漏。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我这个旅居外地的游子,还没有回朝廷的打算。梦里醒来凄绝伤神,枕上都是相思的泪水。衣带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憔悴。
参考资料:
1、
马兴荣.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1: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90-591
2、
吕观仁.东坡词注:岳麓书社,2005:110
3、
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 中册:中国书店,2007:956-958
注释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¹帏(wéi)²,冷透人衣袂(mèi)³。有客抱衾(qīn)⁴愁不寐(mèi)。那堪玉漏⁵长如岁⁶。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¹屏:屏风。²帏:床帐。³衣袂:衣袖。⁴衾:被子。⁵玉漏:古代计时器。⁶长如岁:度夜如年。
羁(jī)舍¹留连归计²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³无别意。新书⁴报我添憔悴。
¹羁舍:寄居之处。²归计:指回朝廷当官,一说指回归故里。³衣带渐宽:指人因忧愁而消瘦。⁴新书:新写的信。
参考资料:
1、
马兴荣.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1: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90-591
2、
吕观仁.东坡词注:岳麓书社,2005:110
3、
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 中册:中国书店,2007:956-958
译文注释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¹帏(wéi)²,冷透人衣袂(mèi)³。有客抱衾(qīn)⁴愁不寐(mèi)。那堪玉漏⁵长如岁⁶。
昨夜的秋风好似从千里之外吹来。皎洁的月光爬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寒意透入人的衣袖。我抱着被子心中愁苦难以入睡。哪里还能忍受玉漏慢慢滴漏。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¹屏:屏风。²帏:床帐。³衣袂:衣袖。⁴衾:被子。⁵玉漏:古代计时器。⁶长如岁:度夜如年。
羁(jī)舍¹留连归计²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³无别意。新书⁴报我添憔悴。
我这个旅居外地的游子,还没有回朝廷的打算。梦里醒来凄绝伤神,枕上都是相思的泪水。衣带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憔悴。
¹羁舍:寄居之处。²归计:指回朝廷当官,一说指回归故里。³衣带渐宽:指人因忧愁而消瘦。⁴新书:新写的信。
参考资料:
1、
马兴荣.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1: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90-591
2、
吕观仁.东坡词注:岳麓书社,2005:110
3、
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 中册:中国书店,2007:956-958
赏析
这是一首专写词人人生与思想发生变化时的心态词,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全词通过描写秋夜秋风秋月秋冷秋思来渲染词人的秋“愁”,这是继柳永之后,作心态婉约词的成功尝试。
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开头一句,气势磅礴。“昨夜”点时间,“秋风”点时令,“万里”点风势。第二、三句写深秋夜风冷煞人:白色的月光进到室内,冷光加冷色,“冷透人衣袂”。“冷透”二字,极其传神地将人的冷感带上了穿透力。由于秋夜秋风秋月秋冷,引发最后两句描写其后果:词人就是被大被裹住,还是“愁不寐”。那“愁”不是因为太冷,而是有难言之隐;词人“那堪玉漏长如岁”。“那堪”不是因为“玉漏”滴得太慢,而是有心理上的障碍。这种“愁不寐”、“玉漏长如岁”,道出了词人难盼天明的煎熬心态,可谓人木三分。这一过渡句没有立刻给予回答,只好留待下片分解。
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第一句就开门见山地道出:我这个旅居外地的游子,还没有回朝廷的打算。“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苏轼《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第二、三句从相思的角度来回答为何“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梦停止了,人清醒过来了,痛苦啊,“魂销”魄散,肝肠寸裂,似有“夫人,魂以守形,魂散则形毖。今别而散,明恨深也”(江淹《别赋》)的愁恨。再看看“枕”上,满是“相思泪”:问我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眶泪水向枕流。
最后两句,写“愁”上加“愁”,秋夜秋风秋月秋思愁煞人。“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此句尤为抒写了羁旅思妻的感伤情怀,为相思而憔悴消瘦。“新书报我添憔悴”,妻子近日来信,说她因思“我”而一天比一天憔悴!说月能“冷透人衣袂”,说“玉漏长如岁”,是无理的,但却合情。另有龙注引简文帝诗,仅出“衣带宽”意,没有联系两句词的上下文意笺释。按此处词意当从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中脱化而出,况且,“衣带渐宽”、“憔悴”等字面也有关连。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宋代〕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译文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浓密的柳叶深处,蝉儿正在鸣叫,落日映照下的莲花颜色更加红艳夺目。
三十六陂春水,父头想见江南。
看着池塘中的春水,让已经满头父发的我回想起了江南水乡的春天。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三十多年前父亲兄长带我来到这里,带领着我看遍此处风景。
今日重来父首,欲寻陈迹都迷。
今天故地重游而头发早已花父,想寻找往事踪迹却只有一片迷离。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221-223
2、
高克勤 等.王安石及其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5-36
注释
柳叶鸣蜩(tiáo)¹绿暗,荷花落日红酣(hān)²。
¹鸣蜩:鸣蝉。²酣:浓透。“柳叶”二句:一作“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
三十六陂(bēi)¹春水²,父头想见江南。
¹三十六陂:池塘名,在汴京附近。陂:池塘。江南扬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诗中云“想见江南”。²春水:一作“流水”。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¹我东西。
¹持:携带。
今日重来父首,欲寻陈迹都迷。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221-223
2、
高克勤 等.王安石及其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5-36
译文注释
柳叶鸣蜩(tiáo)¹绿暗,荷花落日红酣(hān)²。
浓密的柳叶深处,蝉儿正在鸣叫,落日映照下的莲花颜色更加红艳夺目。
¹鸣蜩:鸣蝉。²酣:浓透。“柳叶”二句:一作“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
三十六陂(bēi)¹春水²,父头想见江南。
看着池塘中的春水,让已经满头父发的我回想起了江南水乡的春天。
¹三十六陂:池塘名,在汴京附近。陂:池塘。江南扬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诗中云“想见江南”。²春水:一作“流水”。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¹我东西。
三十多年前父亲兄长带我来到这里,带领着我看遍此处风景。
¹持:携带。
今日重来父首,欲寻陈迹都迷。
今天故地重游而头发早已花父,想寻找往事踪迹却只有一片迷离。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221-223
2、
高克勤 等.王安石及其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5-36
赏析
这阕《清平乐》,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
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形成了一幅难得的风情画。通过这幅画面,表现作者的凄苦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情。
从词的格调看,近似田园派,或者归隐派,同作者的那些豪放之作相去太远了,而且还算不上是代表作。不过,这首词别具一格同样带给了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从创作来说,作品总反映着作家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总反映着作家的一生及其一生的各个方面,即反映作家的全人。从创作的角度讲,任何作家也总是从题材内容出发,去努力寻求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他们之间的区别权在于成就的高低而已。像作者这样,能够在继承、发展苏轼词风的基础上,成为豪放派大家,同时还能在闲淡、细腻、婉约等格调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文学史上倒是不多见的。正如刘克庄在序《辛稼轩集》时所说:“公所作,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这首词感情浓烈,语言平淡,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抒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和形象刻画是十分成功的,在稼轩的爱国作品中,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部乐·商调梅雪
周邦彦〔宋代〕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译文
注释
浮玉飞琼,向邃(suì)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jié)。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译文注释
浮玉飞琼,向邃(suì)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邃馆:犹邃宇。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jié)。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堕睫:落泪。
赏析
念奴娇(赠夏成玉)
辛弃疾〔宋代〕
妙龄秀发,湛灵台一点,天然奇绝。万壑千岩归健笔,扫尽平山风月。雪里疏梅,霜头寒菊,迥与余花别。识人青眼,慨然怜我疏拙。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握手论文情极处,冰玉一时清洁。扫断尘劳,招呼萧散,满酌金蕉叶。醉乡深处,不知天地空阔。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