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同僧至溪上
陆游 〔〕
耽耽卧石熊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不怕雪云寒到骨,唤僧扶杖立桥边。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和元日雪花应诏诗
谢庄〔〕
从候昭神世,息燧应颂道。玄化尽天秘,凝功毕地宝。笙镛流七始,玉帛承三造。委霰下璇蕤,叠雪翻琼藻。积曙境宇明,联萼千里杲。掩映顺云悬,摇裔从风扫。发贶烛侄前,腾瑞光图表。泽厚见身末,恩逾悟生眇。竦诚岱驾肃,侧志梁銮矫。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
王维〔〕
希世无高节,绝迹有卑栖。君徒视人文,吾固和天倪。缅然万物始,及与群物齐。分地依后稷,用天信重黎。春风何豫人,令我思东溪。草色有佳意,花枝稍含荑。更待风景好,与君藉萋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李白〔〕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译文
注释
仙游渡颍(yǐng)水,访隐同元君。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元君:指元丹丘。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苍生望:百姓所望。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卜地初晦(huì)迹,兴言且成文。
晦迹:隐居匿迹。
却顾北山断,前瞻(zhān)南岭分。
“却顾”二句:即诗序所说“北倚马岭”,“南瞻鹿台”。北山,指马岭。南岭,指鹿台山。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sōng)丘云。
汝海:指汝水流域。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qīn)清芬。
清芬:喻美德。陆机《文赋》:“诵先人之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xiá)青鸟,拂衣栖江濆(fén)。
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隐居。江渍,江滨。
参考资料:
1、 (唐)李白著;林东海编著 .《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卷》 :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19页
2、 (唐)李白著;林东海编著.《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卷》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3 :20页
译文注释
仙游渡颍(yǐng)水,访隐同元君。
到处游访仙人,今天渡过颍阳河,来拜访隐士元丹丘。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西南,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元君:指元丹丘。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老元啊,你怎么丢弃天下苍生的愿望,不去当官,却喜欢与洪崖仙人在一起?
苍生望:百姓所望。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或说即黄帝臣子伶伦,帝尧时已三千岁,仙号洪崖。此借喻元丹丘。
卜地初晦(huì)迹,兴言且成文。
当初选择此地建山居的目的就为了幽静隐蔽,每次的议论都足称美文。
晦迹:隐居匿迹。
却顾北山断,前瞻(zhān)南岭分。
此地好风景,北面是马山的断崖峭壁,南面是鹿台山。
“却顾”二句:即诗序所说“北倚马岭”,“南瞻鹿台”。北山,指马岭。南岭,指鹿台山。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sōng)丘云。
溪水连通汝河,共享一轮明月,山峰与嵩山相接,同分漫天白云。
汝海:指汝水流域。嵩丘: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qīn)清芬。
你这个人真有闲情逸致,我可是把你佩服得不行。
清芬:喻美德。陆机《文赋》:“诵先人之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你在山泉松风里就可发迹,笑看朝暮云飞雨落。
益愿狎(xiá)青鸟,拂衣栖江濆(fén)。
而我却更喜欢四处游玩,与青鸟为伴,栖息江湄。
青鸟:海鸟。或说为鸥乌。典与鸥鹭忘机近似。拂衣,振衣。表示隐居。江渍,江滨。
参考资料:
1、 (唐)李白著;林东海编著 .《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卷》 :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19页
2、 (唐)李白著;林东海编著.《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卷》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3 :20页
赏析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李白〔〕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朝吹归秋雁,南飞日几群。中有孤凤雏,哀鸣九天闻。我乃重此鸟,彩章五色分。胡为杂凡禽,雏鹜轻贱君。举手捧尔足,疾心若火焚。拂羽泪满面,送之吴江濆。去影忽不见,踌躇日将曛。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走笔依韵
杜牧〔〕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弦泛桐材响,杯澄糯醁醇。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林密闻风远,池平见月匀。藤龛红婀娜,苔磴绿嶙峋。雪树交梁苑,冰河涨孟津。面邀文作友,心许德..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