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醉吟)
辛弃疾 〔〕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别鲁颂
李白〔〕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译文
注释
谁道泰(tài)山高,下却鲁连节。
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夫子还倜(tì)傥(tǎng),攻文继前烈。
前烈:前人的功业。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
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参考资料:
1、 慕名至此搜狐空间.别鲁颂
译文注释
谁道泰(tài)山高,下却鲁连节。
谁说泰山高,高不过侠客鲁仲连的气节。
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谁说秦军众多不可抵挡,他们都摧毁在鲁仲连舌下。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侠客鲁仲连独立天地之间,气度犹如清风洒香雪。
夫子还倜(tì)傥(tǎng),攻文继前烈。
夫子你倜傥潇洒,勤攻文学继承鲁仲连的遗风。
前烈:前人的功业。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
品格如错落盘结的石上古松,不为秋霜折毁。
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我赠你忠言和镂金镶玉的宝刀,让我们的友谊千秋万代不灭。
参考资料:
1、 慕名至此搜狐空间.别鲁颂
赏析
【双调】湘妃怨_和卢疏斋《
马致远〔〕
和卢疏斋《西湖》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蓬莱倒影参差。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金卮满劝莫推辞,已是黄柑紫蟹时。鸳鸯不管心事,便白头湖上死。爱园林一抹胭脂,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春日独酌其二
李白〔〕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洲间。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怀何伯震
邹浩〔〕
我别家时君在床,后来南北两相忘。直饶伏枕到新岁,也胜投身居瘴乡。孤节未尝交世俗,清贫何以度星霜。皇天默相谁窥得,看取它年吾道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替豆萁伸冤
鲁迅〔〕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译文
注释
煮豆燃豆萁(qí),萁在釜(fǔ)下泣。
萁:豆秸。釜:锅。首两句出自曹植《七步诗》。
我烬(jìn)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此处作动词用,指燃烧成灰烬。教席:宴请教师的酒席。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 包晓玲.鲁迅诗歌散文杂文鉴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29页
2、 金鹰.橄榄小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329页
译文注释
煮豆燃豆萁(qí),萁在釜(fǔ)下泣。
烧豆秸去煮豆子,豆秸在锅下哭泣:
萁:豆秸。釜:锅。首两句出自曹植《七步诗》。
我烬(jìn)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我被烧成灰却煮熟了你,正好去办酒席!
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此处作动词用,指燃烧成灰烬。教席:宴请教师的酒席。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 包晓玲.鲁迅诗歌散文杂文鉴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29页
2、 金鹰.橄榄小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329页
赏析
首句与曹诗(指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同,次句稍作改动,把“豆在釜中泣”,改为“萁在釜下泣”。这里以豆喻杨荫榆及其一伙,以“萁”喻横遭迫害的学生。对于杨荫榆这个代表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的“豆”一般的人物,许广平在《欣慰的纪念·鲁迅先生与女师大事件》中一段生动的描绘:“而且那位校长,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只见那系着白头绳的带子的人,穿着黑花缎的旗袍和斗篷,像一个阴影的移来移去。如果有人真个去请教时,据说又有事出去了。否则,她的卧室就在校舍的幽静的一角,学生们除了去开储藏室的门,是不会听到紧邻的她的房间的嘁嘁喳喳,低声媚笑的”。
鲁迅说是“活剥”,但整首诗完全出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崭新境界。后两句不仅意境深厚,含意深沉,而且讽刺挖苦,跃然纸上,使整首诗“活”了起来。开头“豆”“萁”相对,接后“烬”“熟”相对;前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没有萁,豆根本不会存在;后者说明两者的利害,毁了人家,成全了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家”。鲁迅以犀利的文笔,一语戳穿了“有尊长之心”的杨荫榆者流不过是以办教育为名,而行残害学生之实。它们是中国长期以来封建社会人肉筵席上的“食人者”。
曹子建的《七步诗》讲的只是兄弟不合,毫无社会意义。汪懋祖用萁豆相煎的典故,妄图把本是杨荫榆对学生的迫害,反诬为学生逼杨荫榆,那么学生成了烧人的“萁”,杨荫榆倒成了被烧的“豆”了。这是对事实的肆意歪曲。鲁迅因此把《七步诗》改了一下,目的在为学生伸冤,但锋芒指向以杨荫榆为代表的营垒,充分表现出鲁迅“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的战斗精神。在《“碰壁”之后》里,鲁迅对杨荫榆借请客吃饭美其名日“解决种种重要问题”的阴谋诡诈有一段生动的描述:“我吸了两支烟,眼前也光明起来,幻出饭店里电灯的光彩,看见教育家在杯酒间谋害学生,看见杀人者于微笑后屠戮百姓。看见死尸在粪土中舞蹈,看见污秽洒满了风籁琴…”这就是杨荫榆“办教席”的实质。
全诗文白相结合,前两句用文言来写,后两句用白话,组合得妙趣横生,故虽“活剥”曹植《七步诗》,却一改原诗的严肃而悲愤的风格,而显幽默恢谐,其中又有愤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