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
李珣 〔五代〕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忆南中
谭用之〔五代〕
碧江头与白云门,别后秋霜点鬓根。长记学禅青石寺,最思共醉落花村。林间竹有湘妃泪,窗外禽多杜宇魂。未棹扁舟重回首,采薇收橘不堪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亡后见形诗
李煜〔五代〕
异国非所志,烦劳殊清闲。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
译文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华丽的梳妆台已经落满了灰尘,我的头发也很久没有好好梳理打弄过了。美丽的帘帐上,流苏系绳静静垂立,似乎也在为你不在而哭泣,玉屏遮掩着屋里的愁寂,没有一点声息。我已病了多时,如那天上浮云,无法安定心神,也无法捕捉你的踪迹。
参考资料:
1、
林兆祥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赏析[J] .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 .2011,44(5):198
注释
尘拂玉台
¹鸾
(luán )镜
(jìng)²,凤
(fèng)髻
(jì)³不堪重整。绡
(xiāo)帐
(zhàng)⁴泣流苏,愁掩玉屏
⁵人静。多病
⁶,多病,自是行云
⁷无定。
¹玉台:玉饰的镜台;镜台的美称。²鸾镜:装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³凤髻:古代的一种发型,即将头发挽结梳成凤形,或在髻上饰以金凤。又叫鸟髻。⁴绡帐:轻纱帐。⁵玉屏:屏障。⁶多病:衰疾。⁷行云:比喻人行踪不定。
参考资料:
1、
林兆祥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赏析[J] .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 .2011,44(5):198
译文注释
尘拂玉台
¹鸾
(luán )镜
(jìng)²,凤
(fèng)髻
(jì)³不堪重整。绡
(xiāo)帐
(zhàng)⁴泣流苏,愁掩玉屏
⁵人静。多病
⁶,多病,自是行云
⁷无定。
华丽的梳妆台已经落满了灰尘,我的头发也很久没有好好梳理打弄过了。美丽的帘帐上,流苏系绳静静垂立,似乎也在为你不在而哭泣,玉屏遮掩着屋里的愁寂,没有一点声息。我已病了多时,如那天上浮云,无法安定心神,也无法捕捉你的踪迹。
¹玉台:玉饰的镜台;镜台的美称。²鸾镜:装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³凤髻:古代的一种发型,即将头发挽结梳成凤形,或在髻上饰以金凤。又叫鸟髻。⁴绡帐:轻纱帐。⁵玉屏:屏障。⁶多病:衰疾。⁷行云:比喻人行踪不定。
参考资料:
1、
林兆祥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赏析[J] .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 .2011,44(5):198
赏析
让我抓住不放的是“钟山”这个词。后主对“钟山”这个词很有爱,联号钟隐、钟山隐者。“钟山”对后主来说,意味着出世、隐居、清逸。因此联系全文,“钟山”一次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无乃见钟山并非说见不到钟山,而是说无法继续目前这种状似隐居的闲逸的状态。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应该是,有一件事他不想去做。不想做的理由是因为环境恶劣,无法像现在这样清逸闲散。
他说“不想去”,意味着有选择的余地。又说不想去的理由是因为“不能这么安逸”,意味着他目前的生活状态是相当安逸舒适的。如果是亡国前后期的作品,是否去汴京,是他可以选择的吗?他当前的生活状态,能用“安逸”来描述吗?显然不能。所以这不是亡国前后的作品。
将这首诗和后主的生平相联系,可以作以下猜测:所谓异国,并非指某个国一,而是指联己灭亡的唐朝。所谓惊涛,并非是说渡江的情景,而是联己现状。所谓钟山,并非是说某座山,而是说隐居的生活。而在后主心目中,隐居不代表清苦,而代表清逸。
他现在正过着十分安逸的生活,很舒服满足,不想放弃这种生活去过另外一种状似于“惊涛骇浪”般的,有别于现在的生活。
渭城春晚
谭用之〔五代〕
秦树朦胧春色微,香风烟暖树依依。边城夜静月初上,芳草路长人未归。折柳且堪吟晚槛,弄花何处醉残晖。钓乡千里断消息,满目碧云空自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南乡子·云带雨
李珣〔五代〕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译文
注释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wēng)回棹(zhào)碧湾中。春酒香熟鲈(lú)鱼美,谁同醉?缆却扁(piān)舟篷底睡。
译文注释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wēng)回棹(zhào)碧湾中。春酒香熟鲈(lú)鱼美,谁同醉?缆却扁(piān)舟篷底睡。
回棹:回船。碧湾中:长满水草的水湾处。春酒香熟:春酒已酿成,香气扑鼻。鲈鱼:鱼名。体长侧扁,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味美。缆却:以绳系住船。篷底:船篷下。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