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秘监马图
元好问 〔金朝〕
天闲谁省识真龙,金粟堆前草色空。忽见画图疑是梦,东华驰道麝香骢。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元好问
诗狂他日笑遗山 元好问在临终之时嘱咐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足见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重视与肯定,而“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一句更是显示了他对自己诗才的极为自信。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曾在遗山(今山西定襄县城东北)读过书,因此自号遗山,金朝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 208篇诗文 ► 0条名句
踏云行 真武宫道士索
马钰〔金朝〕
真武藏机,真君弃假。荣华富贵须当舍。手持慧剑样三尸,龟蛇一气相迎迓。录应通明,神清幽雅。知白守黑些儿话。愿人省悟踏云行,好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感皇恩 末後乡人王怀玉乐府语也
元好问〔金朝〕
梦寐见并州,今朝身到。未怕清汾照枯槁。百年狂兴,尽与家山倾倒。黑头谁办得、归来早。梁苑绿波,长安春草。惆怅行人暗中老。故人相送,记得临行曾道。故园行乐地、依然好。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解红·叹嗟浮世
王哲〔金朝〕
叹嗟浮世。被荣华、驱策名和利。人人*作机心起。百般奸计。嫉妒愈增侥巧重,生俱相效皆贪爱。何曾停住常若是。各*女夸男孙奉侍。更酒迷歌惑望长遂。还知七十应难值,便百年限来,无有推避。早早悟、前途不如意。急回头便许,脱了生死。投玄访妙,搜微密察幽秘。管取自然,神气双全分明见,元初个、真真圆性,诚恁似。玉貌琼颜奇又异。莹宝光、瑶彩吐祥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沙漫漫
刘迎〔金朝〕
沙漫漫,草班班,南山北山相对看,我行乃在山之间。行人仰不见飞鸟,树木足知边塞少。沙漫漫,草班班,我行欲趁西风还。仆夫汝莫愁衣单,我但着衣思汝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早春
白居易〔金朝〕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译文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八岁时总是偷偷地照镜子,已经能画纤长的眉了。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岁时春日踏青郊游,采摘芙蓉花装饰自己的裙裳。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二岁时学习弹琴非常用功,套在指头上的银甲也顾不得摘下来。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四岁时,要避免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不能见,这时她可能在猜想何时出嫁吧。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诗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72-73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1-2
注释
八岁偷¹照镜,长眉²已能画。
¹偷:指羞涩,怕人看见。²长眉:古以纤长之眉为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十岁去踏青¹,芙蓉²作裙衩(chà)³。
¹踏青:《月令粹编》引《秦中岁时记》:“上巳赐宴曲江,都人士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²芙蓉:荷花。³裙衩:下端开口的衣裙。
十二学弹筝(zhēng)¹,银甲²不曾卸。
¹筝:乐器,十三弦。²银甲:银制假指甲,弹筝用具。
十四藏六亲¹,悬知犹未嫁。
¹六亲:本指最亲密的亲属,这里指男性亲属。³悬知:猜想。
十五泣春风¹,背面²秋千下³。
¹泣春风: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²背面:背着女伴。³秋千下:女伴在高兴地打秋千。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诗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72-73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1-2
译文注释
八岁偷¹照镜,长眉²已能画。
八岁时总是偷偷地照镜子,已经能画纤长的眉了。
¹偷:指羞涩,怕人看见。²长眉:古以纤长之眉为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十岁去踏青¹,芙蓉²作裙衩(chà)³。
十岁时春日踏青郊游,采摘芙蓉花装饰自己的裙裳。
¹踏青:《月令粹编》引《秦中岁时记》:“上巳赐宴曲江,都人士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²芙蓉:荷花。³裙衩:下端开口的衣裙。
十二学弹筝(zhēng)¹,银甲²不曾卸。
十二岁时学习弹琴非常用功,套在指头上的银甲也顾不得摘下来。
¹筝:乐器,十三弦。²银甲:银制假指甲,弹筝用具。
十四藏六亲¹,悬知犹未嫁。
十四岁时,要避免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不能见,这时她可能在猜想何时出嫁吧。
¹六亲:本指最亲密的亲属,这里指男性亲属。³悬知:猜想。
十五泣春风¹,背面²秋千下³。
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¹泣春风: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²背面:背着女伴。³秋千下:女伴在高兴地打秋千。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诗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72-73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1-2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