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上纪事 其三
谭嗣同 〔〕
辽儿曾奉使,主父竟窥邻。厚德终归宋,无人莫谓秦。
桥门虚入侍,汉室重和亲。转悼南征者,凄凉问水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谭嗣同
剑胆琴心 在浏阳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剑胆琴心”的雅号。 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 23篇诗文 ► 0条名句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
王国维〔〕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译文
注释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西园:汉上林苑又称西园。过眼韶华:谓经过眼前但随即消逝的春光。草草:匆忙仓促的样子。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chēn)摇落早。
寂寂:孤单,冷落。嗔:责怪。摇落:凋残,零落。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浑未了:全然没有结束。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杜鹃:杜鹃花。红似烧:红得像野火。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人间词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22).
2、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22(8).
译文注释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西园的花落了厚厚的一地,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转眼即逝。
西园:汉上林苑又称西园。过眼韶华:谓经过眼前但随即消逝的春光。草草:匆忙仓促的样子。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chēn)摇落早。
盛开的时候寂寞孤独,却无人发现;偏偏在它凋零之后又引起人的感慨悲哀。
寂寂:孤单,冷落。嗔:责怪。摇落:凋残,零落。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昨天去了西山一趟,山上的花还开着。
浑未了:全然没有结束。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一边是山峰还在承受风雨的余威,另一边是浓云散开天空已露出了夕阳。
杜鹃:杜鹃花。红似烧:红得像野火。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人间词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22).
2、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22(8).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由景引出其中的哲理,让人深思。
前两句“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是写景伤春。由春花凋零已尽,过眼韶华强调花期本就不长。但今日的西园之花是“开时寂寂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盛开之时寂寞孤独,无人发现;偏偏在凋零之后又引起后来者的感慨悲哀。说明上天给人才能,又让他绝世而无知音。“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就是这种“怨”的一个变相的反映。
接下来,王思维笔锋一转,展现了人超脱的一面。所谓“无待”的境界。花的美好和人的才能并不因无人欣赏就不存在,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作者借“山中”的“花事”表现出来。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山中花比园中花有更强的生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你换了一个更开阔的视角来观察人生的时候,你对人生顿时就有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感悟:“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这两句所写景物很美丽,而其中所蕴涵的那种超越自我的生生境界更美丽。
暮秋偕诸子登衡阳紫云峰
释敬安〔〕
紫云最高处,飞锡共登临。秋老山容瘦,天寒木叶深。西风孤鸿唳,流水道人心。坐久林塘晚,寥寥钟梵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宛溪馆
李白〔〕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李白〔〕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友人云母障子
王维〔〕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译文
注释
君家云母障(zhàng),时向野庭开。
云母:矿石名,俗称千层纸。古代诗词中性质、状态、光色等如云母的事物如美石、白花、冰雪、鳞片,也称云母。 这里指用来制作障子的美丽的石材。障子:一种家具,可看作是一面用来分割房间的简易墙体;也用来遮挡视线、屏蔽风,现在人们习惯称为“屏风”。时:一作“持”。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因:一作“关”。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87
译文注释
君家云母障(zhàng),时向野庭开。
您家云母石做成的漂亮屏风,经常拿到外面的庭院里张开。
云母:矿石名,俗称千层纸。古代诗词中性质、状态、光色等如云母的事物如美石、白花、冰雪、鳞片,也称云母。 这里指用来制作障子的美丽的石材。障子:一种家具,可看作是一面用来分割房间的简易墙体;也用来遮挡视线、屏蔽风,现在人们习惯称为“屏风”。时:一作“持”。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屏风上有淙淙的山泉流淌的纹路,并不是彩绘能画得出来。
因:一作“关”。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87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