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偶作呈鲁望
皮日休 〔唐代〕
溪云涧鸟本吾侪,刚为浮名事事乖。十里寻山为思役,五更看月是情差。
分将吟咏华双鬓,力以壶觞固百骸。争得草堂归卧去,共君同作太常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皮日休
——被座师开玩笑的皮日休竟开黄巢玩笑 在气骨日渐颓靡的晚唐文坛上,被世人称为“皮陆”中的皮日休,是值得人们记住的一个文学家。由于他少年时期就很聪明能干,举凡在诗歌、散文以及辞赋等文学领域均有着显著的建树,因此他在20多岁时便已出名。 但他的仕途却始终充满着丛生的荆棘。他早年嗜好喝酒,而且对于诗歌有着一种沉迷的执著感,这从他..► 384篇诗文 ► 0条名句
题木兰庙
杜牧〔唐代〕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译文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做儿郎,但也在梦中像曾经那般给自己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有多少次手持酒杯思念着故乡,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参考资料:
1、
缪钺.《杜牧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 01:P73~P74
2、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599
3、
李万龙.《古典诗歌鉴赏规律 (修订版)》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96
注释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木兰庙:据清代冯集梧注“《太平寰宇记》:黄州黄冈县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旧废县取此山为名,今有庙,在木兰乡。有好事者,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加以附会,立庙于此。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fú)云堆¹上祝明妃²。
¹拂云堆:古地名,在黄河北岸,今内蒙古乌拉特旗西北。此处有神祠,突厥入侵中原,必先至神祠祭酹求福。《十道志》:关内道胜州有拂云堆。²明妃:既汉元帝宫女王嫱,又称王昭君。晋文王讳昭,故晋人称其为明妃。王嫱远嫁匈奴,为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既王后)。
参考资料:
1、
缪钺.《杜牧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 01:P73~P74
2、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599
3、
李万龙.《古典诗歌鉴赏规律 (修订版)》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96
译文注释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做儿郎,但也在梦中像曾经那般给自己画眉。
木兰庙:据清代冯集梧注“《太平寰宇记》:黄州黄冈县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旧废县取此山为名,今有庙,在木兰乡。有好事者,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加以附会,立庙于此。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fú)云堆¹上祝明妃²。
有多少次手持酒杯思念着故乡,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¹拂云堆:古地名,在黄河北岸,今内蒙古乌拉特旗西北。此处有神祠,突厥入侵中原,必先至神祠祭酹求福。《十道志》:关内道胜州有拂云堆。²明妃:既汉元帝宫女王嫱,又称王昭君。晋文王讳昭,故晋人称其为明妃。王嫱远嫁匈奴,为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既王后)。
参考资料:
1、
缪钺.《杜牧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 01:P73~P74
2、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599
3、
李万龙.《古典诗歌鉴赏规律 (修订版)》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96
赏析
本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集中表达了郁结于木兰心中的凄楚与忧伤,可谓“字字客中愁,声声女儿怨”,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
接着诗人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梦里曾经与画眉”。木兰姑娘虽身着戎装,南征北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愧为英雄好汉。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尝不希望早日结束征战生涯,向往和平宁静的少女生活。“梦里”、“画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女儿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说,“弯弓征战”是表现这位巾帼英雄外在的“阳刚”之美,那么,“梦里”、“画眉”则是表示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发出卓特的史论。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诗歌在构思上和诗意上的跳跃,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这些相似,才能藉此来抒发花木兰内心的郁结。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国纾难的。这样的重任本应是男性担当的,现在却让两位红颜女子来背负,并且还要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在男权社会中,这是不正常的。难怪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一诗中对这一历史现象发出了如此的质问:“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便是杜牧在此诗中没有直接发出,但却深蕴其中的议论,新见迭出,确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
崔备〔唐代〕
松竹去名岳,衡茅思旧居。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书。旧秩芸香在,空奁药气馀。褐衣宽易揽,白发少难梳。病柳伤摧折,残花惜扫除。忆巢同倦鸟,避网甚跳鱼。阮巷惭交绝,商嵓愧迹疏。与君非宦侣,何日共樵渔。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永寿王赞府径
岑参〔唐代〕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村花晚(庚寅)
元稹〔唐代〕
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夸张。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gqgQ熏衣裳。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