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五弟
王维 〔唐代〕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译文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终南山下有我的茅屋,茅屋正对着终南山。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整年没有客来柴门常关,整天无所用心常觉心安。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也不妨喝点酒钓钓鱼,你只要能来就请常来玩。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8-99
注释
终南¹有茅(máo)屋,前对终南山。
¹终南:山名。秦岭主峰之一。在陕西省西安市南。一称南山,即狭义的秦岭。古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
终年¹无客常闭关²,终日无心³长自闲⁴。
¹终年:全年,一年到头。²闭关:闭门谢客,断绝往来。谓不为尘事所扰。³无心: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⁴自闲:悠闲自得。
不妨(fáng)饮酒复垂(chuí)钓¹,君但²能来相往还³。
¹垂钓:垂竿钓鱼,喻隐居生活。²但:只,只要。³往还:交游,交往。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8-99
译文注释
终南¹有茅(máo)屋,前对终南山。
终南山下有我的茅屋,茅屋正对着终南山。
¹终南:山名。秦岭主峰之一。在陕西省西安市南。一称南山,即狭义的秦岭。古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
终年¹无客常闭关²,终日无心³长自闲⁴。
整年没有客来柴门常关,整天无所用心常觉心安。
¹终年:全年,一年到头。²闭关:闭门谢客,断绝往来。谓不为尘事所扰。³无心: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⁴自闲:悠闲自得。
不妨(fáng)饮酒复垂(chuí)钓¹,君但²能来相往还³。
也不妨喝点酒钓钓鱼,你只要能来就请常来玩。
¹垂钓:垂竿钓鱼,喻隐居生活。²但:只,只要。³往还:交游,交往。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8-99
赏析
这首小诗表现了诗人在隐居中寂静安闲的生活情趣,又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真挚感情。
从诗的内容上看,此诗的主旨是要引起友人的兴致,招致他来相聚共乐。诗人首先描写他的隐居之所的清幽。虽是几间茅屋草舍,但面对着巍峨深邃、苍翠欲滴的终南山,开门即可观赏山色。头两句娓娓道来,不加丝毫藻饰,意在引起友人的联想。三、四句进而写自己的隐居生活情趣。从早到晚,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人打扰,更无机心杂念,煞是悠闲。为了吸引友人到来,又有意写自己终年无客,门虽设而常关,流露出几分寂寞。思念友人前来相伴之意不言而喻。最后两句,又以饮酒、垂钓等赏心乐事相招,直率地表达希望友人能经常来聚会的心愿。
从诗的写法上看,全篇以诗代书,写得朴实、自然、亲切。为使友人从字里行间就能体会出自己孤寂而清幽的心境,诗中有意采用重复的字眼和相同的句式。首二句连用两个“终南”,使友人加深印象,突出出门面山的优势。三四句又巧妙地把终南山的“终”字移用来创造给人以悠长、缓慢之感的时间意象。一个“终年”再叠加一个“终日”,两个同一结构的诗句反复、排比,用以烘托寂寞、清闲的心态,使人感到诗人在山中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静静生活下去,对世事不闻不问,甚至不管岁月的流逝,惟一遗憾的是不能与张諲朝夕相处。四个“终字”,两个“长”字的叠用,诗句节奏显得非常缓慢。
全诗写得轻松自然,毫不着力。只有心地十分散淡、安闲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散淡、安闲的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终南山下有我的茅屋,茅屋正对着终南山。
整年没有客来柴门常关,整天无所用心常觉心安。
也不妨喝点酒钓钓鱼,你只要能来就请常来玩。
注释
注释
张五:即张諲,唐代书画家,官至刑部员外郎,与王维友好。因排行第五,故称“张五弟”。
终南:山名。秦岭主峰之一。在陕西省西安市南。一称南山,即狭义的秦岭。古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
终年:全年,一年到头。长:一作“常”。闭关:闭门谢客,断绝往来。谓不为尘事所扰。
无心: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
垂钓:垂竿钓鱼,喻隐居生活。
但:只,只要。往还:交游,交往。
赏析
这首小诗表现了诗人在隐居中寂静安闲的生活情趣,又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真挚感情。
从诗的内容上看,此诗的主旨是要引起友人的兴致,招致他来相聚共乐。诗人首先描写他的隐居之所的清幽。虽是几间茅屋草舍,但面对着巍峨深邃、苍翠欲滴的终南山,开门即可观赏山色。头两句娓娓道来,不加丝毫藻饰,意在引起友人的联想。三、四句进而写自己的隐居生活情趣。从早到晚,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人打扰,更无机心杂念,煞是悠闲。为了吸引友人到来,又有意写自己终年无客,门虽设而常关,流露出几分寂寞。思念友人前来相伴之意不言而喻。最后两句,又以饮酒、垂钓等赏心乐事相招,直率地表达希望友人能经常来聚会的心愿。
从诗的写法上看,全篇以诗代书,写得朴实、自然、亲切。为使友人从字里行间就能体会出自己孤寂而清幽的心境,诗中有意采用重复的字眼和相同的句式。首二句连用两个“终南”,使友人加深印象,突出出门面山的优势。三四句又巧妙地把终南山的“终”字移用来创造给人以悠长、缓慢之感的时间意象。一个“终年”再叠加一个“终日”,两个同一结构的诗句反复、排比,用以烘托寂寞、清闲的心态,使人感到诗人在山中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静静生活下去,对世事不闻不问,甚至不管岁月的流逝,惟一遗憾的是不能与张諲朝夕相处。四个“终字”,两个“长”字的叠用,诗句节奏显得非常缓慢。
全诗写得轻松自然,毫不着力。只有心地十分散淡、安闲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散淡、安闲的诗。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无题
神仙会〔唐代〕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岁晚自感
王建〔唐代〕
人皆欲得长年少,无那排门白发催。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且栽。沥酒愿从今日后,更逢二十度花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武牢关遇雨
吴融〔唐代〕
泽春关路迥,暮雨细霏霏。带雾昏河浪,和尘重客衣。望中迷去骑,愁里乱斜晖。惆怅家山远,溟蒙湿翠微。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伊州歌
王维〔唐代〕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译文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在清风明月之夜,我想念你极了。浪荡的人啊,你从军十多年了。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你出征时,我再三嘱咐过你了,当鸿雁南归时,你千万要托它捎封家信回来啊!
参考资料:
1、
张毅选注.历朝闺怨情爱诗:华夏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119-120
2、
刘逸生.中国历代诗人选集 王维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47
注释
清风明月苦相思¹,荡子²从戎(róng)³十载馀(yú)⁴。
¹“清风”句:此句《乐府诗集》作:“秋风明月独离居。”以乐景写哀,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只能给独处人儿增添凄苦。苦:极甚之词。苦相思:相思之极。²荡子:指丈夫。³从戎:从军。⁴十载馀:极言其从戎之久。
征人¹去日殷(yīn)勤嘱,归雁来时数²附书³。
¹征人:丈夫。²数:屡次,常常。³附书:《乐府诗集》作“寄书”。
参考资料:
1、
张毅选注.历朝闺怨情爱诗:华夏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119-120
2、
刘逸生.中国历代诗人选集 王维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47
译文注释
清风明月苦相思¹,荡子²从戎(róng)³十载馀(yú)⁴。
在清风明月之夜,我想念你极了。浪荡的人啊,你从军十多年了。
¹“清风”句:此句《乐府诗集》作:“秋风明月独离居。”以乐景写哀,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只能给独处人儿增添凄苦。苦:极甚之词。苦相思:相思之极。²荡子:指丈夫。³从戎:从军。⁴十载馀:极言其从戎之久。
征人¹去日殷(yīn)勤嘱,归雁来时数²附书³。
你出征时,我再三嘱咐过你了,当鸿雁南归时,你千万要托它捎封家信回来啊!
¹征人:丈夫。²数:屡次,常常。³附书:《乐府诗集》作“寄书”。
参考资料:
1、
张毅选注.历朝闺怨情爱诗:华夏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119-120
2、
刘逸生.中国历代诗人选集 王维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47
赏析
年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草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年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这草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有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年清风明月”的良宵。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年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这种借年清风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年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年可惜”的意思、年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别就是十前年,可见年相思”之年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年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前时数附书”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年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年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年殷勤嘱”,要求是年数(多多)附书”,足见女主人公盼望期待之急切。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年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末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草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特别把年归雁前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邮递条件远不那么便利;最初几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后就难说了。久不写信,即使提笔,反有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干脆不写的情况也是有的。至于意外的情况就更难说了。可见,那女子旧事重提,不是没有原因的。年苦相思”三字,尽有不同寻俗的具体内容,耐人玩索。
进一步,还可事较类似诗句,岑参《玉关寄长安主簿》:年东去长安万草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张旭《春草》:年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岑、张句一有道出亲友音书断绝的怨苦心情,但都说得直截了当。而王维句却有一个回旋,只提叮咛附书之事,音书阻绝的意思表达得相当曲折,怨意自隐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诗艺术构思的巧妙,主要表现在年逆挽”的妙用。然而,读者只觉其平易亲切,毫不着意,娓娓动人。这正是诗艺炉火纯青的表现。
荻塘西庄赠房元垂
张光朝〔唐代〕
门在荻塘西,塘高何联联。往昔分地利,远近无闲田。水国信污下,霖霪即成川。苗稼尽淹没,兹乡独丰年。家肥待亲懿,人乐思管弦。日晏始能起,盥漱看厨烟。酝酒寒正熟,养鱼长食鲜。黄昏钟未鸣,偃息早已眠。何意久城市,寂寥丘中缘。俯仰在颜色,区区人事间。忆昔炎汉时,乃知绮季贤。静默不能仕,养老终南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