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
陆龟蒙 〔唐代〕
山横路若绝,转楫逢平川。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
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
騃犊卧新
艹奴,野禽争折莲。试招搔首翁,共语残阳边。
今来九州内,未得皆恬然。贼阵始吉语,狂波又凶年。
吾翁欲何道,守此常安眠。笑我掉头去,芦中闻刺船。
余知隐地术,可以齐真仙。终当从之游,庶复全于天。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白墓
白居易〔唐代〕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译文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0-36
注释
挽¹弓当²挽强,用箭当用长³。
¹挽:拉。²当:应当。³长:指长箭。
射人先射马,擒(qín)¹贼先擒王。
¹擒:捉拿。
杀人亦有限¹,列国²自有疆³。
¹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²列国:各国。³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前出塞诗第一首中的“开边一何多”照应。疆:边界。
苟(gǒu)能¹制侵陵²,岂³在多杀伤。
¹苟能:如果能。²侵陵:侵犯。³岂:难道。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0-36
译文注释
挽¹弓当²挽强,用箭当用长³。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¹挽:拉。²当:应当。³长:指长箭。
射人先射马,擒(qín)¹贼先擒王。
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¹擒:捉拿。
杀人亦有限¹,列国²自有疆³。
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¹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²列国:各国。³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前出塞诗第一首中的“开边一何多”照应。疆:边界。
苟(gǒu)能¹制侵陵²,岂³在多杀伤。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¹苟能:如果能。²侵陵:侵犯。³岂:难道。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0-36
赏析
李白墓在采石江边只是一个传说,相传李白曾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现在马鞍山市江心洲的宫锦村和采石的李白衣冠冢都是托此传说而得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采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其中尤以白居易的这首诗最为有名。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
颔联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达出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
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
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
武平一〔唐代〕
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圣念飞玄藻,仙仪下白兰。日斜征盖没,归骑动鸣鸾。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幽独
韩偓〔唐代〕
幽独起侵晨,山莺啼更早。门巷掩萧条,落花满芳草。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苦春霖作寄友
吴筠〔唐代〕
应龙迁南方,霪雨备江干。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