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平泉杂咏·忆初暖
李德裕 〔唐代〕
今日初春暖,山中事若何。雪开喧鸟至,澌散跃鱼多。
幽翠生松栝,轻烟起薜萝。柴扉常昼掩,惟有野人过。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德裕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中唐时期牛党、李党两派士大夫进行的朋党之争,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宪宗时期开始,到宣宗时期才结束,前后将近四十年。《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牛党领袖是牛僧孺、李宗闵和李逢吉,而李党的领袖则是李德裕、裴度和李绅。 唐宪宗年间,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科考时批评朝政。考官认为二人符合选择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 161篇诗文 ► 0条名句
答问附歌
柳宗元〔唐代〕
尧舜之修兮,禹益之忧兮,能者任而愚者休兮。跹跹蓬藋,乐吾囚兮,文墨之彬彬,足以申吾愁兮。已乎已乎,曷之求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李白〔唐代〕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译文
注释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sù)琴。
闲夜坐明月:一作“闲坐夜明月”。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zhōng)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钟期:指钟子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62
译文注释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sù)琴。
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
闲夜坐明月:一作“闲坐夜明月”。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
钟(zhōng)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钟期:指钟子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62
赏析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一幅夜里闲坐、明月当空、静听幽人弹素琴的落寞景致,为下文“世上无知音”的孤寂惆怅之情作铺垫,埋伏笔。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用借喻手法:忽闻“悲声调”,宛若“寒松吟”,喧染悲凉的氛围,把加深悲愁的情愫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用拟人手法: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便于作者尽情发挥,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把作者知音难觅的孤寂真情实感融入诗中,进而达到引人入胜之效果。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此句借用“钟子期”、“俞伯牙”典故喻己,紧扣上文,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为严谨,表达出诗人知音难觅的孤寂落寞之情感。
诗中《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曲名,意在描写隐士卢子顺弹琴的高超的艺术水平,进而发出“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的感叹。
这首诗写听幽人弹琴,借以慨叹世无知音。思想情绪未免有些消极,但其中也必定饱含着诗人一生坎坷、历尽艰难的辛酸痛苦。一首诗中列出四首琴曲名来,可见李白对琴道是很熟悉的。其中写《渌水》时,言其作用可以“清虚心”,这是李白的一个重要音乐观点。其所以如此,恐与李白多受老庄思想影响有密切关系。
从写作上看,首写弹琴,中写琴曲,末写慨叹。在写琴曲时,诗人以《寒松吟》比《悲风》,虽是以琴曲比琴曲,却又使人能从曲名上想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因为“悲”与“寒”皆冷色字,感情色彩是一致的,“风”与“松”则使人想到松涛,并进而想到乐音的特色。又琴曲有《风入松》,传为嵇康所作,“风”与“松”相连,可使人想起这一琴曲。此可见诗人的比喻是如何贴切!再者,“《白雪》乱纤手”一句,诗人不仅以一“乱”字,写出弹琴动作的特点,而且从《白雪》还可使人想到纤手的白嫩,这样的配词,真是妙不可言!
书马如文石门居
无可〔唐代〕
别业逸高情,暮泉喧客亭。林回天阙近,雨过石门青。野果谁来拾,山禽独卧听。要迎文会友,时复扫柴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暮过回乐烽
李益〔唐代〕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秋居书怀
白居易〔唐代〕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