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钱起 〔唐代〕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中明月随着客人的光临慢慢升上夜空,主人客人觥筹交错,逸兴不浅。
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晚,在幽幽竹林之下,谁还会觉得桃花源遥不可及呢?
黄莺鸣啼,天色欲晓,宴席将散,心中不免怅然;抬眼望去,一朵白云正环绕于孤峰之上。

注释
花源:即桃花源。
巘: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回赠诗,表现了诗人对王维亦官亦隐生活的羡慕,从“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中,可以体会诗人的隐退之思。全诗清新幽远,新颖别致,自然浑厚,读之回味无穷。

  开头“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两句,一写客人,一写主人。起句实写客人,虚写主人。客人光临,主人自然要出来迎接。“山月”是实写,点题之“春夜”。月随客到,以助主人之兴。自然带出下句“主人兴不浅”:这句实写主人,虚写客人。主人兴不浅,客人自然也不会减半分,可见宾主之欢悦。起句说月随客到,“客”即诗人自己,大有反客为主的味道,显示了诗人与友人的亲密无间。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两句中“今宵”承“山月”,四句“谁觉花源远”照应“兴不浅”。春山夜月,幽幽修竹,月光朗照,一片朦胧,寂静安闲,而宾主逸兴不浅,远离尘世杂念,不能不让人想起世外桃源。此中暗含了诗人对主人生活的钦羡向往。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写莺啼将晓,主宾各散,如彼孤云之还绝巘。这里,“还”字点明宴会将散,诗人将还。着一“孤”字,显见诗人别后之失落与孤单。复着“绝”字,语意更甚,更为怅然。全诗清新幽远,读之回味无穷,如品香茗,久尝愈觉其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圣女祠

李商隐〔唐代〕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斋小松二首

元稹〔唐代〕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霅川裴郎中

罗隐〔唐代〕

贵提金印出咸秦,潇洒江城两度春。一派水清疑见胆,数重山翠欲留人。望崇早合归黄阁,诗好何妨恋白蘋.自是受恩心未足,却垂双翅羡吴均。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歌

韩愈〔唐代〕

静夜有清光,闲堂仍独息。念身幸无恨,志气方自得。乐哉何所忧,所忧非我力。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言秋夜南间寺江尚院玩月一首

陈羽〔唐代〕

圆月吐青□,萧寥天宇宽。凝光与空□,虚寂两无端。露重草衣湿,□□竹泉寒。欲持高洁意,长此共林峦。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