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四十三

钱珝 〔唐代〕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战争过后那余下火灰犹存,遭兵洗劫只剩几户穷人家。
拂晓之时江面上无人争渡,寒气袭人向沙滩残月西沉。

注释
江行无题:钱珝的《江行无题》共一百首,写了诗人沿江而行时的所见所闻,也写了诗人的感想。这首诗是第四十三首。
余烬:指兵灾之后残存的东西。

赏析

  作者对军阀所进行的战争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遭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怀着深厚的同情。这首诗描写了遭战火洗劫后江边江面荒凉破败的景象。

  在这首诗描绘的画面中有两组镜头:一是兵火过后只剩下几户人家的穷村;一是拂晓之时,在残月余辉笼罩之下无人争渡的冷清的江面。诗一开始便点出了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兵火”。“有余烬“三字,说明这场“兵火”刚刚烧过。这首诗的第二句具体的表现了兵火烧过之后的景象,兵火给人们带来的后果。平时,村落虽然贫穷,但不会只有“数家”。战争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无数人流离失所,逃往他乡,“贫村”才剩下了“数家”,是战争造的罪孽。一个“才”字表现了诗人痛恨战争的感情,也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深重的程度。这首诗的第二组镜头境界开阔,但情调凄凉悲苦。平时,一在拂晓之时,江面上是百舸争流,游人争渡的景象,而此时,在兵火过后,江面上没有了“争渡”的情景,只有那兵火无法烧到的“残月”落向那兵火烧不着“寒沙”。这些描写,蕴含羞人民的苦难,深寓着诗人的感情。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由两组画面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意境。反战的主题,诗人对此争及战争发动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都是从这里表现出来的。由于在诗中诗人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首诗语言通顺流畅,短短四句小诗,描绘出众多的形象,语言的概括力是很强的。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张说〔唐代〕

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既携赏心客,复有送行掾。竹径入阴窅,松萝上空蒨.草共林一色,云与峰万变。探窥石门断,缘越沙涧转。两山势争雄,峰巘相顾眄。药妙灵仙宝,境华岩壑选。清都西渊绝,金地东敞宴。池果接园畦,风烟迩台殿。高寻去石顶,旷览天宇遍。千山纷满目,百川豁对..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光好 其四

欧阳炯〔唐代〕

碛香散,渚冰融,暖空濛。飞絮悠扬遍虚空,惹轻风。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皇甫庶子

白居易〔唐代〕

何因散地共徘徊,人道君才我不才。骑少马蹄生易蹶,用稀印锁涩难开。妻知年老添衣絮,婢报天寒拨酒醅。更愧小胥咨拜表,单衫冲雪夜深来。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山

鲍溶〔唐代〕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时时天上客,遗路人间世。烟花最深处,井臼得空刺。天寒鹤巢林,石长泉脉闭。神化万灵集,心期一朝契。不见金板书,谁知阮家裔。终期太古人,问取松柏岁。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试麦垄多秀色

汪极〔唐代〕

南陌生岐穗,农家乐事多。塍畦交茂绿,苗实际清和。日布玲珑影,风翻浩荡波。来牟知帝力,含哺有衢歌。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