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芙蓉亭

柳宗元 〔唐代〕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新亭俯倚红色的栏杆,四周开满了美丽的芙蓉。
晨风把清香吹送远处,湿润的彩花沾满露珠。
鲜花潇洒地开在人世,高低俯仰有无数的姿容。
我曾听过色、空的比喻,造物界到底是谁在巧夺天工?
留连这深秋的月光,断断续续传来山寺的晚钟。

注释

注释
芙蓉:这里指木芙蓉。一种落叶灌木,茎高丈许,秋冬间开花,有红、白、黄等色。芙蓉亭:观赏芙蓉花的亭子。
俯朱槛:俯倚着红色的栏杆。
溽(rù褥):湿润。
色空:“色即是空”的省悟,出自《多心经》。佛教谓有形的万物为色,并认为万物为因缘所生,本非实有,故谓“色即是空”。
留连:意即留恋。秋月晏:秋天的时光已经不多了。晏:晚,晚秋之意。
迢递(tiáodì条弟):远处。

赏析

  柳宗元初贬永州,住龙兴寺,曾与和尚交往,探讨佛理。龙兴寺旧址在潇水东岸,永州芝山城南太平门内。当年寺里有和尚重巽,即巽公,是湛然的再传弟子,与柳交往颇深。故柳有《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并作《永州龙兴寺西轩记》赠巽上人。组诗《巽公院五咏》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写的是龙兴寺里有关事物和景色。这首《芙蓉亭》是组诗的第四首。

  五代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的诗句。芙蓉,一指荷花,二指木芙蓉。湖南多水乡,处处有莲荷。木芙蓉比一般花卉高大,枝叶繁茂就像小树,庭院,路旁均可栽种。故湖南有芙蓉国美称。信仰禅宗的王维,也有一首咏芙蓉花的《辛夷坞》:“木本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芙蓉亭》全诗分三层,以鲜艳美丽的芙蓉着墨,“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新亭里修建着红色的栏杆,四周开满了芙蓉鲜花。“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早晨的清风吹送了远香,寒冷的露水沾湿了鲜艳的色彩。前四句全是写景,像一副颜色绚丽、动静相间的水彩画。第二层“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继续描写芙蓉花。花朵潇洒地开放,呈现不同的姿态与容貌。芙蓉花盛开时,花朵缀满枝头,或白或红或黄,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特别令人惊奇的是,早晨开的白花,下午因为光合作用侧变成红色。“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笔锋一转,由花自然联想佛学中色、空的比喻,不知造物界到底是谁在巧夺天工,创造出芙蓉花这样美丽的景物。佛教谓有形的万物为色,并认为万物为因缘所生,本非实有,故谓“色即是空”。诗中的“色”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花的颜色,又泛指世间事物。结句为第三层:“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从早到晚,留连芙蓉亭的美景,久久不愿离去。秋月中,诗人静听断断续续地传来山寺的钟声,向往佛学禅境的思想不言而喻。禅院中有如此美好的景物,佛经中更是诗人精神寄托的理想之地。诗熔风景诗、咏物诗、山水诗为一炉,情景交融,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柳宗元

柳宗元

  唐宪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至元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他在柳州的时间虽然仅有4年,但却为柳州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如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婢、植树造林等,促进了柳州地方文明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柳州的百姓非常怀念他,给他立祠,..► 179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李白〔唐代〕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化心养精魄,隐几窅天真。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裴侍御赴

岑参〔唐代〕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唐代〕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离京师

吕颐浩〔唐代〕

春光冉冉过皇州,桂棹东归汴水流。满岸风光连别浦,两行烟柳送归舟。粗官自不随时用,拙宦安能为已谋。香寺故人来话别,一樽清酒散牢愁。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

刘长卿〔唐代〕

淮南摇落客心悲,涢水悠悠怨别离。早雁初辞旧关塞,秋风先入古城池。腰章建隼皇恩赐,露冕临人白发垂。惆怅恨君先我去,汉阳耆老忆旌麾。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