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伤歌行
庄南杰 〔唐代〕
兔走鸟飞不相见,人事依稀速如电。王母夭桃一度开,玉楼红粉千回变。
车驰马走咸阳道,石家旧宅空荒草。秋雨无情不惜花,芙蓉一一惊香倒。
劝君莫谩栽荆棘,秦皇虚费驱山力。英风一去更无言,白骨沈埋暮山碧。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王舍人竹楼
李嘉祐〔唐代〕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译文
注释
傲吏(lì)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傲吏: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达官显贵。西江:泛指江西一带,其地多竹。起:建造。高楼:指竹楼。
南风不用蒲葵(kuí)扇,纱帽闲眠对水鸥(ōu)。
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蒲扇。纱帽:夏季的凉帽。闲眠:悠闲地午睡。水鸥:即鸥鸟。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89
2、 陈超敏.千家诗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10
3、 高品贤.《千家诗七绝》书法与解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57
4、 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114-115
译文注释
傲吏(lì)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悠闲地笑着面对那些皇戚权贵,在西江伐取竹子,建起高高竹楼。
傲吏: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达官显贵。西江:泛指江西一带,其地多竹。起:建造。高楼:指竹楼。
南风不用蒲葵(kuí)扇,纱帽闲眠对水鸥(ōu)。
南风吹来根本不用摇动蒲扇,头戴“纱帽”与江边的水鸥相对,安闲自在地歇息。
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蒲扇。纱帽:夏季的凉帽。闲眠:悠闲地午睡。水鸥:即鸥鸟。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89
2、 陈超敏.千家诗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10
3、 高品贤.《千家诗七绝》书法与解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57
4、 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114-115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竹楼的安适和楼主的行动来达一种抛却红尘仕宦、钟情独自隐居的情怀和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概括竹楼的主人的闲散,次句通过取竹建楼的行动具体描写楼主的“闲”,第三句通过反衬手法写出竹楼的舒适凉爽,末句写主人在竹楼中的闲适生活。全诗意蕴丰美,耐人寻味。
“傲吏身闲笑五侯”中所谓“傲吏”,大约指的是那位“王舍人”,他既然身己为“吏”,却丝毫没有俗务缠身,更着不起那些气焰熏天、炙手可热的“五侯”,其生活情趣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战国时期的庄子,曾在蒙(今河南商丘)做过漆园小吏,楚威王欲拜他为相,被他拒绝了。后世遂称他为傲吏,如晋郭璞《游仙》诗说:“漆园有傲吏。”这里将王舍人比喻成庄子。
接下来,作者紧扣诗题,写王舍人的“竹楼”。这里作者着重强调了两点:其一,“西江取竹”。西江历来为产竹之地,而竹却又被视为“岁寒三友”之一,既“直”又有“节”,所以作者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却是在写这位“傲吏”的品格。其二,“起高楼”。本来,以竹为楼,不可能搭得很高,但作者特意拈出“高”字,一下仅能进一步暗示这位“傲吏”非同一般,同时也为下文的“南风”徐来打好了基础。
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在写竹楼内的生活,实际上仍在写这位“傲吏”蔑视功名、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南风不用蒲葵扇”,一是说 “傲吏”在竹楼上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南风,其悠然自得、无争无竞的心情显而易见;另外,它还隐隐借用了“南凤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之句,巧妙地说明只要沐浴王风,宣扬教化,自然可以使所治之民安居乐业,无需多费精神,碌碌多劳。
而“纱帽闲眠对水鸥”句,则更进一步写出这位“傲吏”的心态:他头戴“纱帽”,悠然地对着水鸥入睡。此处的纱帽,是指平民和官吏均可戴的凉帽,与后世的“乌纱帽”即官帽不同。纱帽作为官帽,那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唐宋人诗里,纱帽则多指夏季戴的轻便帽子,官民皆可戴。如白居易《夏日作》诗:“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水鸥”在这里可能暗用了典故,据《列子》记载,从前有人在水边每日与鸥鸟为戏,鸥鸟飞临其身而不惊怕。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也用这个典故。当然,此处说他没有用典也是可以的,水鸥在水边自由自在,悠然起飞,与王舍人与世无争的心境正相契合。用典而使人不觉其用典,正是诗家推崇的一种入化的境界。诗人对王舍人的生活情趣及他的竹楼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也就等于表白了自己的心迹:他不仅是这位“傲吏”的知音,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向往这种生活。
这首诗运用了一些典故,对丰富诗歌的内涵、深化诗歌的主题,具有明显的作用。全诗意蕴丰美,耐人寻味。
读东方朔杂事
韩愈〔唐代〕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偷入雷电室,輷輘掉狂车。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方朔闻不喜,褫身络蛟蛇。瞻相北斗柄,两手自相挼。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向观睥睨处,事在不可赦。欲不布露言,外口实喧哗。王母不得已,颜嚬口..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陈侯竹亭
牟融〔唐代〕
曾向幽亭一榻分,清风满座绝尘氛。丹山凤泣钩帘听,沧海龙吟对酒闻。漠漠暝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湘云。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
任希古〔唐代〕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构天。云光波处动,日影浪中悬。惊鸿絓蒲弋,游鲤入庄筌。萍叶疑江上,菱花似镜前。长林代轻幄,细草即芳筵。文峰开翠潋,笔海控清涟。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