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其六十
庞蕴 〔唐代〕
故宅守真妻,不好求外色。真妻生男女,长大同荣辱。
外色有男女,长成爱作贼。有妻累我来,牵我入牢狱。
我亦早识渠,诱引入吾室。内外总团圆,同餐一钵食。
食饱断虚妄,无相即无福。若论真寂理,同归无所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过故友居
王驾〔唐代〕
邻笛寒吹日落初,旧居今已别人居。乱来儿侄皆分散,惆怅僧房认得书。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自叹
邹浩〔唐代〕
好学颜渊怒不迁,犯而不校古称贤。伊予物触心犹动,空抚陈编倍赧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裴澜
赵嘏〔唐代〕
绮云初堕亭亭月,锦席惟横滟滟波。宋玉逢秋正高卧,一篇吟尽奈情何。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李白〔唐代〕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长得 一作:常得)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长得 一作:常得)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常常使得君王满面笑容不停观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春愁春恨。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97-98
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5-49
注释
名花¹倾国²两相欢,长得³君王带笑看。(长得 一作:常得)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¹名花:牡丹花。²倾国:喻美色惊人,此指杨贵妃。³得:使。
解释¹春风²无限恨,沉香³亭北倚阑干。
¹解释:消除。²春风:指唐玄宗。³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97-98
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5-49
译文注释
名花¹倾国²两相欢,长得³君王带笑看。(长得 一作:常得)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常常使得君王满面笑容不停观看。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¹名花:牡丹花。²倾国:喻美色惊人,此指杨贵妃。³得:使。
解释¹春风²无限恨,沉香³亭北倚阑干。
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春愁春恨。
¹解释:消除。²春风:指唐玄宗。³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97-98
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5-49
赏析
这首诗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
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