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十志十首 其九 洞元室
卢鸿一 〔唐代〕
岚气肃兮岩翠冥,空阴虚兮户芳迎。
披蕙帐兮促萝筵,谈空空兮覈元元。蕙帐萝筵兮洞元室,秘而幽兮真可吉。
返自然兮道可冥,泽妙思兮草玄经,结幽门兮在黄庭。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金缕曲·壬午除夕,七九自省
萧萐父〔唐代〕
寂寂常关内。有娇儿、懵懵莽莽,呱呱坠地。七九流年如逝水,不觉垂垂老矣。漫回首、此生无悔。锦里琴书岷峨雪,酿就诗魂莹粹。墨池畔、虹飞飙起。慷慨燃心春雷颂,更纵横、稷下多英气。罗浮梦,青城美。凯歌欢舞迎新纪。谁料得、征途曲折,抑朱扬紫。踏过劫波风骨健,默指天心梅蕊。拼余热、泞耕不止。毕竟知交多处士,竹林下、煅灶犹堪睡。虎溪笑,谁能会。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小北厅闲题
郑谷〔唐代〕
冷曹孤宦本相宜,山在墙南落照时。洗竹浇莎足公事,一来赢写一联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韦员外东斋看花
李端〔唐代〕
入花凡几步,此树独相留。发艳红枝合,垂烟绿水幽。并开偏觉好,未落已成愁。一到芳菲下,空招两鬓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横吹曲辞。入塞曲
沈彬〔唐代〕
欲为皇王服远戎,万人金甲鼓鼙中。阵云暗塞三边黑,兵血愁天一片红。半夜翻营旗搅月,深秋防戍剑磨风。谤书未及明君爇,卧骨将军已殁功。苦战沙间卧箭痕,戍楼闲上望星文。生希国泽分偏将,死夺河源答圣君。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汉
杜甫〔唐代〕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译文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参考资料: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178-179
注释
江汉¹思归客,乾(qián)坤一腐(fǔ)儒(rú)²。
¹江汉:该诗在湖北江陵公安一带所写,因这里处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所以诗称“江汉”。²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心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¹。
¹“片云”两句:这句为倒装句,应是“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
落日¹心犹壮,秋风病欲苏²。
¹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²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康复。
古来存¹老马²,不必取长途。
¹存:留养。²老马:诗人自比。
参考资料: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178-179
译文注释
江汉¹思归客,乾(qián)坤一腐(fǔ)儒(rú)²。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欲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
¹江汉:该诗在湖北江陵公安一带所写,因这里处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所以诗称“江汉”。²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心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片云欲共远,永夜月同孤¹。
看着远浮欲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
¹“片云”两句:这句为倒装句,应是“共片云在远欲,与孤月同长夜”。
落日¹心犹壮,秋风病欲苏²。
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
¹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²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康复。
古来存¹老马²,不必取长途。
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¹存:留养。²老马:诗人自比。
参考资料: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178-179
赏析
“江汉”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黄生对这句诗的理解,是深得诗人用心的。
“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是很能说明它的特点的。
“落日”二句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周易》云:“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他的话很有道理。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它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飘流江汉,而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
“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是诗人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