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孙游

谢朓 〔南北朝〕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绿草如丝蔓延大地,各类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
且不说心上人儿不归来,即使回来,春天也已经过去了。

注释
春天,绿草如丝蔓延大地,各类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
且不说心上人儿不归来,即使回来,春天也已经过去了。

赏析

  谢眺有一些小诗,带着南朝民歌气息,语言精练,情味隽永。《王孙游》就是这样一首小诗。其“母题”出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说诗人的创作灵感或自《楚辞》,而所写的内容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这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个妇女独守青春的苦闷。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蔓:蔓延。红英:红花。这两句是说,地上长满了如丝的绿草,树上开满了各样的红花。

  这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春天里,绿草如丝,葱葱茸茸,蔓延大地,一派绿色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绿的氛围,红的点缀,在鲜明的对比中,烘托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草、红花使人想起这个思妇的青春年华。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无论:莫说。歇:尽。这两句是说,且不要说你不回来,就是你现在回来也赶不上春天了,花儿也谢了。言外之意,是说等丈夫回来,自己也就老了,当然还是盼望丈夫早些归来。

  她的丈夫出门在外,自己一个人在家度过她的青春年华,心情苦闷。目睹大好春光,红颜难持久啊!这里诗人不主要写少妇如何急切地等待自己的丈夫归来,而是着重写她对于红花的珍惜,对于大好春色的留恋,由此描写她思君、恋君的春一般的情愫。这种对春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留恋透出主人公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这样,从景物的描绘,到情感的抒发,再到理性的升华,三者水乳交融的融合在一起了。所以这是一首充满了生命意识的景、情、理俱佳的好诗。

  诗虽短小,艺术风格却颇具特色,体现了齐梁间诗歌创作雅俗结合的一种倾向。

  首先,从《楚辞》中生发出来的母题,显而易见的带有文人的雅,暗示了它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但诗人却用南朝乐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诗歌形式,来表现这一古老的“母题”,这便将原有华贵、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清思宛转,风情摇曳的特色。

  其次,诗写春景逗春情,因景生情,情景相生,短小清新,风姿绰约,这原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本色,是俗。然而在描写笔法上,诗人在绿的氛围中,缀以红花点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构思的痕迹,表现出雅。雅俗结合,才能成为雅俗共赏的佳作。另外诗用仄韵,短促、急切,对标现出主人公惜春、惜时的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呈现出语浅意深、韵短情长的艺术风貌。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声独曲二首 其一 硕仙歌

朱硕仙〔南北朝〕

二忆所欢时,缘山破芿荏。山神感侬意,盘石锐锋动。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歌·今夕已欢别

佚名〔南北朝〕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诗二首 其一

萧绎〔南北朝〕

别罢花枝不共攀,别后书信不相关。欲觅行人寄消息,衣常潮水暝应还。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彦和过桂州 其二

邹浩〔南北朝〕

削迹投炎荒,有吏督其后。一州一易之,稍缓辄訾诟。所历多官僚,岂无亲且旧。前车覆未遥,不敢略回脰。谁谓桂岭僧,于君独勤厚。沐浴君发肤,浣濯君领袖。使君霜柏姿,凛凛出尘雾。真风绝顾瞻,高义激颓仆。乃知世外情,非复世间构。呜呼君何忧,时命不终缪。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白云临酒诗

张正见〔南北朝〕

白云盖濡水,流彩入渑川。疏叶临嵇竹,轻鳞入郑船。菊泛金枝下,峰断玉山前。一朝开五色,飘飘映十千。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